邓小平理论PPT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以下是关于邓小平的一些主要事迹: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邓小平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早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时他就表现出了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各种严峻的挑战面前他从未放弃过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追求。他的爱国行动不仅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而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和海外侨胞的力量。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邓小平一生都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从不奢侈浪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和家人带头不吃细粮吃粗粮不搞特殊待遇坚决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克时艰。这种生活作风一直伴随着他直到晚年病重期间仍然不忘关心群众疾苦要求工作人员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源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之一。邓小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他认为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他在工作中总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而邓小平作为其杰出代表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他认为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目的展开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出了一系列为人民谋福利的政策措施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责任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而邓小平则将其发扬光大。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和强大的敌人他总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带领同志们冲锋陷阵取得了胜利;在和平建设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矛盾问题他也总是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国际事务中面对种种风险和挑战他总是挺身而出展现出大国领袖的风采和胆略引领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了更大的贡献。总之邓小平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度过的他的思想和业绩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永远铭记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光辉篇章!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邓小平后来曾说过,他在1926年就曾随校去列宁格勒旅行。 这种生活,比起邓小平他们在法国的那种生活,简直就如天壤之别。 当然,中国学生来到这里,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中山大学要培养政治工作者和革命者,开设的课程有语言(俄语、英语、法语和德语)、历史(中国史、俄国史、东方和西方革命运动史)、哲学、政治经济学(主要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根据苏联有关著作编写的教材)、列宁主义基础(斯大林的著作为主),还有军事科学和军事训练。 前英国驻中国大使理查德·伊文思在他所著的《邓小平传》一书中写道:现在不清楚邓对这些课程有什么反应,但作为一个把书本知识和马列主义作为智慧来源的人,邓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这可以从他在1992年春的谈话中看出。 邓小平在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 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邓小平后来曾说过,他在1926年就曾随校去列宁格勒旅行。这种生活,比起邓小平他们在法国的那种生活,简直就如天壤之别。当然,中国学生来到这里,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中山大学要培养政治工作者和革命者,开设的课程有语言(俄语、英语、法语和德语)、历史(中国史、俄国史、东方和西方革命运动史)、哲学、政治经济学(主要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根据苏联有关著作编写的教材)、列宁主义基础(斯大林的著作为主),还有军事科学和军事训练。早年留学法国,邓小平“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并加入了共产党。他在法国所读的主要是《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书籍。这些书籍,为他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至死不渝。对于马列主义的理论著作,邓小平一直坚持学习和研究。但他很注意方法,他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他没看过马恩全集,看的是选集,通读了列宁全集。早年留学法国时他就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文章;回国后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但仍然抓紧点滴时间读书不断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紧张的工作中他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至今仍保持着习惯之一就是每天阅读报刊杂志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了解党和国家大事关心社会进步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从中获取丰富的营养充实自己思想的宝库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好地服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人们的认识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分歧。随着治理整顿的结束和“七五”计划的完成,党和国家再次走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厦门和上海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南方谈话。谈话内容归纳为六个方面:(一)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二)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三)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邓小平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真正干起来是一九八○年。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那五年的加速发展功劳不小,这是我的评价。如果不是那几年跳跃一下,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后来三年治理整顿不可能顺利进行。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指出,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六)坚持社会主义信念。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的科学回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一轮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2月28日,中央将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为中央1992年第2号文件下发,并发出通知,要求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的重要谈话,全面深刻领会谈话的精神实质,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