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新华日报》PPT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创刊《新华日报》,由周恩来、博古等组成领导委员会,潘梓...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创刊《新华日报》,由周恩来、博古等组成领导委员会,潘梓年任社长,华君武任副刊编辑。1938年1月15日迁至重庆出版。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新华日报》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及时传播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报道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在国民党统治区起到了共产党人办报的作用。创刊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共产党为联合抗日,与国民党进行合作。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会议决定将西北革命根据地改名为陕甘宁边区。会后,中共中央决定将《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12月,以原红军政治部的《红军》报、《红色中华》报、《红星》报人员为基础,在武汉创办《新华日报》。发展历程1938年1月15日,《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继《红色中华》之后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又一机关报。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从莫斯科回国的杨之华时,对《新华日报》给予了充分肯定:“要同志们认真地办好《新华日报》,多载有益于抗战与革命事业的文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攻占延安后,《新华日报》继续在重庆出版。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作了解释和宣传工作。国民党政府对重庆《新华日报》实行严格控制和限制。1947年7月国民党政府宣布停办《新华日报》。重庆解放后,《新华日报》于1949年2月28日在原址复刊。复刊后的《新华日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新气象、新成就,报道国内外新闻,为重庆市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报纸内容《新华日报》创刊号一版发表了中共中央领导人朱德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等人的文章。其中朱德《论联合政府》一文,后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朱德选集》。该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合作、坚决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张。郭沫若的《国共合作的重心在武汉》一文指出:“武汉是连接全国的四达之衢,是事实上的抗战中心。” 此外还发表了博古的《抗战中的武汉》。该报从创刊号起即发表漫画,先后有丰子恺、米谷、张乐平、特伟等著名漫画家创作的漫画作品。副刊上还发表了端木蕻良的小说《鴜鹭湖的忧郁》,张天翼的散文《“良夜”》、何其芳的散文《谈“文人”》、叶圣陶的文艺杂谈等文学作品。该报经常邀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发表谈话,及时传达党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报纸特色《新华日报》以其鲜明的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首先它强调自己“是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它以“抗战”为主题,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抗战方针;第三它以新闻报道为己任,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报道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况;第四它坚决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逆流,反对妥协投降的政策和阴谋;第五它充分利用报纸这个阵地开展了反对国民政府压制民主和自由的斗争。总之,《新华日报》作为共产党人办的报在国统区起到了其它报纸所起不到的作用。影响意义《新华日报》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主旋律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首先它强调自己是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它以“抗战”为主题,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抗战方针;第三它以新闻报道为己任,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报道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况;第四它坚决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逆流,反对妥协投降的政策和阴谋;第五它充分利用报纸这个阵地开展了反对国民政府压制民主和自由的斗争。总之,《新华日报》作为共产党人办的报在国统区起到了其它报纸所起不到的作用。创办意义《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在国统区的出版发行,是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反对一党专政的重要举措,它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全国抗战、激发爱国热情、动员和鼓舞人民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严酷环境下,《新华日报》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揭露他们的反动本质,使人民看到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新华日报》的成功创办,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和新闻斗争的一大创举。社会评价《新华日报》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在国统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赢得了读者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一致赞扬。毛泽东同志曾对《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在国民党统治区办报,让国民党反动派听你们的指挥,真是了不起啊!”周恩来同志也曾称赞《新华日报》说:“你们在国统区艰苦奋斗,干得很好,我们甚为欣慰。”这些评价充分肯定了《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贡献和影响。后续发展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新华日报》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1949年12月11日,《新华日报》与华北《人民日报》合并成为《人民日报》,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而《新华日报》这一有着光荣历史的报纸名称也被保留下来,成为重庆市委机关报。新的《新华日报》继续秉承着老《新华日报》的优良传统,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推动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新华日报》也致力于改进创新,不断提高报纸的质量和影响力,成为一份深受读者喜爱的报纸。历史地位《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出版的第一份大型机关报,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和新闻斗争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现代报刊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通过《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得以在国统区广泛传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舆论基础。《新华日报》的成功创办和历史地位,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对新闻舆论的高度重视和战略眼光。结语回顾《新华日报》的历史,我们深感其创办的不易和艰辛。在严酷的环境下,《新华日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应当铭记《新华日报》的光辉历程和历史功绩,继承和发扬其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不断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步。同时,我们也应当从《新华日报》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