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人物介绍PPT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生平经历早期生活李...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生平经历早期生活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文学创作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晚年生活李清照的晚年生活并不幸福,她的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她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和生活压力。在战乱中,她不得不带着她所珍藏的文物书画四处奔波,寻找安全之地。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许多珍贵文物都遗失了,这无疑是对她巨大的打击。尽管生活困苦,但李清照并未放弃文学创作。她的词作在晚年更加深沉、感人,反映了她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她的作品不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李清照去世后,她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她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赞誉。她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风格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作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则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前期:悠闲与情爱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主要反映了她少女、少妇时期的悠闲生活和情爱体验。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丈夫赵明诚之间的恩爱之情,以及她在闺阁中的日常生活。这些词作充满了青春气息和生活情趣,如《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展现了她少女时期的无忧无虑和天真烂漫。后期:深沉与感慨然而,随着金兵入据中原,李清照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她的丈夫去世,她所珍藏的文物书画也大量遗失。这些变故使她的词作风格发生了明显转变,变得更加深沉和感慨。她以悲凉的笔调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如《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天涯何处是?”,表达了她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总的来说,李清照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赞誉。她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