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打击乐《盖房子》说课稿PPT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打击乐活动是一种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形式,而且幼儿通过有节奏地敲打自己选定的“乐器”,还能培养幼儿感受、理...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打击乐活动是一种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形式,而且幼儿通过有节奏地敲打自己选定的“乐器”,还能培养幼儿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从中也培养了幼儿在集体中协调统一的行为。本次活动以“建筑工人”为主题,以盖房子这一主题情境为脉络,引导幼儿从无意识的聆听过渡到有意识的倾听,再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并能在打击乐活动中充分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节奏美、韵律美。活动目标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按节奏有规律地演奏,体验打击乐活动的乐趣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演奏并能在集体演奏时保持节奏准确、协调一致尝试根据不同节奏型创编身体动作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感受他们的工作和心情,学会尊重和感激他们体验运用不同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喜悦感活动准备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情况以及他们建造高楼大厦的相关知识物质准备(1)建筑工地的相关图片、录像;完整乐曲《盖房子》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打击乐器(小铃、碰铃、双响筒、手铃、串铃);(2)节奏谱若干张;磁性黑板;(3)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 情境导入,整体感知音乐。教师播放乐曲《盖房子》引导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教师引导幼儿整体欣赏乐曲并初步了解乐曲旋律及意境。指导语:这首曲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座大楼是怎样盖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建筑工地的图片或放映录像帮助幼儿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情况以及他们建造高楼大厦的过程。指导语:大楼是怎样盖起来的?工人们在盖房子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建筑工人的工作吧!(二)分段理解,学习节奏谱。教师出示节奏谱引导幼儿观察并分析乐曲的结构,为分段学习乐曲做准备。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盖房子》的旋律拍打节奏,体验乐曲的节奏美。指导语: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首乐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标记吧!教师引导幼儿分段欣赏并分析乐曲的节奏型学习按节奏有规律地敲打乐器。(1)第一段:运用乐器小铃和碰铃清脆的声音表现乐曲中轻柔优美的旋律。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随音乐表现楼房慢慢长高的样子。指导语:这段乐曲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应该用什么样的乐器来演奏呢?我们怎样用小铃和碰铃来表现楼房慢慢长高的样子呢?请你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吧!(2)第二段:运用乐器双响筒和手铃明快的声音表现乐曲中欢快活泼的旋律。引导幼儿探索运用不同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中不同的节奏型。指导语:这一段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不同的节奏型?我们应该怎样来演奏这些不同的节奏型呢?请你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吧!(3)第三段:运用乐器串铃和碰铃清脆的声音表现乐曲中优美舒缓的旋律。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敲打乐器表现乐曲中的强弱变化。指导语:这段乐曲的旋律听起来有什么变化吗?我们应该怎样用串铃和碰铃表现乐曲中的强弱变化呢?请你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吧!教师播放乐曲完整地引导幼儿随音乐敲打乐器。教师针对幼儿在演奏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并引导幼儿注意倾听集体演奏时的音响效果,培养良好的演奏常规教师启发幼儿倾听音乐与同伴合作的情感培养幼儿在集体演奏时能按指挥者的指挥协调一致地演奏。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创编身体动作进行表现。指导语:这段乐曲中哪些部分可以配上我们创编的动作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建筑工人高兴地唱歌的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做一做吧!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进行完整的配乐演奏活动。教师随时提示幼儿注意倾听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并注意动作的协调与统一及演奏时的安静与专注。对有困难的乐段或节奏型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教师请教师请个别幼儿担任指挥引导幼儿尝试在指挥者的指挥下进行完整的配乐演奏活动。教师随时提示幼儿注意倾听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并注意动作的协调与统一及演奏时的安静与专注(三)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氛围。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其他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美并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进行快乐的打击乐演奏活动。指导语:大楼终于盖好了,工人们是多么高兴啊!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呢?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演并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共同表演。指导语:让我们邀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表演吧!(四)活动结束,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收获,启发幼儿在活动中继续探索表现音乐的更多方法,激发幼儿参加打击乐活动的兴趣。活动反思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是一种通过节奏和旋律来表现的艺术形式。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打击乐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次活动以“建筑工人”为主题,以盖房子这一主题情境为脉络,通过引导幼儿听音乐、看建筑工地的图片或录像、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演奏、创编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和节奏型,感受音乐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我注重引导幼儿通过听、看、想、做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分段欣赏、学习节奏谱、完整配乐演奏等活动帮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并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现和创造。同时,我也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游戏性,通过情境导入、探索发现、交流分享等环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水平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创新。例如在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演奏时,我通过启发和引导,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和方式来表现乐曲的节奏型;在创编身体动作时,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自由发挥和表现。这些调整和创新使得整个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深刻认识到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