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基本情况介绍PPT
简介南非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简称“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
简介南非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简称“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090平方公里,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陆地上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东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亚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 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比勒陀利亚, [12] 立法首都(议会所在地)为开普敦,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国土面积1219090平方公里,人口5962万(2020年)。分黑人、有色人、白人和亚裔四大种族,全国共划为9个省。南非在历史上曾为英国殖民地。1961年5月改名为南非共和国。 [1] 在白人统治时期长期在国内以立法和行政手段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1994年4月27日举行了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产生了制宪议会和新政府,同年南非终止了种族隔离制度并通过保障黑人权利的法案,后加入英联邦。南非是非洲的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经济相比其他非洲国家相对稳定。南非财经、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较为发达,拥有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股票交易市场,黄金、钻石生产量均占世界首位。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南非已被确定为一个中等强国,并保持显著的地区影响力。 [1] 2021年南非国内生产总值(名义)4197.8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义)6996.4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4.9%。地理环境区域位置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位于南纬22°至35°、东经17°至33°之间,国土总面积121.9万平方公里。南非北面接壤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东北毗邻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莱索托是南非国中国,被南非领土所包围。位于开普敦东南1920公里大西洋上的爱德华王子岛及马里昂岛亦为南非领土。南非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扼两大洋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 南非地处非洲高原的最南端,南、东、西三面之边缘地区为沿海低地,北面则有重山环抱。北部内陆区属喀拉哈里沙漠、多为灌丛草地或干旱沙漠、此区海拔约650至1250米。周围的高地海拔则超过1200米。南非最高点为东部大陡崖的塔巴纳山,海拔3482米。东部则是龙山山脉纵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南非大部分属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0-24℃。主要城市夏季平均气温如下:约翰内斯堡15-26℃,茨瓦内18-29℃,开普敦16-26℃。冬季平均气温:约翰内斯堡4-17℃,茨瓦内5-20℃,开普敦7-18℃。 水文分布南非境内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是自东向西流入大西洋的奥兰治河(The Orange River),全长2160公里,系全非大河之一,流域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另一条是主要流经与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边界并经莫桑比克汇入印度洋的林波波河(The Limpopo River),全长1680公里,流域面积38.5万平方公里。其它源于内陆高原的较小河流多切过“大断崖”注入印度洋,少数向西流入大西洋。主要有:自由州与北方四省交界的法尔河(The Vaal),夸/纳省的图盖拉河(The Tugela),东开普省的森迪斯河(The Sundays)和大鱼河(The Great Fish),西开普省的奥利凡茨河(The Olifants),北方省的莱塔巴河(The Letaba)及自由州省东部的卡利登河(The Caledon)等。国旗国徽国旗南非国旗启用于1994年4月27日。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由红、绿、蓝、白、黑、黄六种颜色组成,呈Y形(官方给出的解释是V,然后流向一条平线,而不是Y。)旗面上区为红,下区为蓝,各占旗宽的三分之一,代表鲜血。旗面中央是一横Y形三色条,占旗宽的三分之一。象征着聚合不同的南非民族,共同发展,一起走向今后的道路。用来区隔红区、蓝区和连接旗杆罩布处的黑色三角形。三色条的中间色为绿色,宽度占旗宽的五分之一,代表土地,绿色的两侧各有金色和白色,各占旗宽的十五分之一,金色代表金子,白色代表白人以金色一端连接黑色三角形,黑色代表黑人。国徽南非国徽启用于2000年4月27日。太阳象征光明的前程;展翅的鹭鹰是上帝的代表,象征防卫的力量;万花筒般的图案象征美丽的国土、非洲的复兴以及力量的集合;取代鹭鹰双脚平放的长矛与圆头棒象征和平以及国防和主权;鼓状的盾徽象征富足和防卫精神;盾上取自闻名的石刻艺术的人物图案象征团结;麦穗象征富饶、成长、发展的潜力、人民的温饱以及农业特征;象牙象征智慧、力量、温和与永恒;两侧象牙之间的文字是“多元民族团结”。节日1994年通过《公共假日法》。南非节假日一方面保留宗教色彩,另一方面突出纪念反种族隔离的历史事件和团结融合的政治气氛。主要公共节日有:新年(New Year’s Day),1月1日;人权日(Human Rights Day),3月21日;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天伦节(Family Day),复活节后的星期一;自由日(Freedom Day),4月27日;劳动节(Workers’ Day),5月1日;青年节(YouthDay),6月16日;妇女节(National Women’s Day),8月9日;传统节(Heritage Day),9月24日;和解日(Day of Recondiliation),12月16日;圣诞节(Christmas Day),12月25日;节礼日(Day of Goodwill),12月26日。(注:如公共节日适逢星期天,则星期一补假一天)每周六、日为公休日。野生动物大象——力量之王大象,这种陆上最庞大的哺乳动物,它们最可爱的地方在于它们充分体现了人类最可贵的一些特性。它们是非常感性的动物。大象有能力、亦曾杀死过人类,但是它们会把树枝及泥土犀牛——惊人的巨兽犀牛分为两类: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和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他们均为哺乳动物时代早期的遗种,亦是马和貘的远亲。白犀牛,一种半群居动物,成年后重量约为两吨,乃大型的食草动物。它沉重的头置于根部层便非常舒适,强健的嘴唇和宽大的嘴可以毫不费力的吞咽大量的草。黑犀牛是一种只吃树叶的家伙,用那善于紧握的上嘴唇把枝干嫩叶引入大嘴里。黑犀牛和白犀牛都是近视。黑犀牛没白犀牛那么重,可脾气较暴躁,以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作为生活准则。黑犀体积庞大,却行动灵活。两种犀牛都以一串串奇妙的声音进行交流,例如有节奏的气喘声、呜呜声、吱吱声、咆哮声、嚓嚓声和喘息的噗噗声。花豹——偷袭王子花豹充分体现了猫科动物的优雅、力量和行动诡秘。同时,它也是“非洲五大”中最难捕捉的动物。花豹过着独居、隐秘的生活,主要在夜间进行活动。它们是技艺超凡的生存者,在有野味和掩护的地方,都可以寻到它们的踪迹。事实上,在人类居住点周围也可能发现花豹,它们会很乐意捕捉宠物,甚至用甲虫和耗子作为它们的晚餐。它们优势明显的力量与体重比例意味着它们可以从其它如狮子和土狼等食肉动物那里夺走一只重量为它们三倍的死羚羊,然后爬到树上,并在树上享用气味熏人的美食。狮子——百兽之王任何事物都无法比饥饿的雌狮那种打量的眼神更容易让你意识到自己也是食物链的其中一员。狮子是唯一群居猫科动物,雌狮不但哺育幼狮,且是狩猎的主力。雄狮的责任仅限于交配和保护狮群上。不觅食时,狮子是最懒的动物,瞌睡绵绵,一天二十四小时能睡去二十小时。家族成员之间也非常友善,见面是互相挤头擦颈,温柔地呼啸几声,算是打招呼了。但是,当缺乏食物时,它们也只好同侪相杀而食。水牛——讨债鬼水牛的模样和气味都极像奶牛,不同之处就是它们那对愠怒,跟讨债人一样的目光。长着一双巨大的角,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猎人都觉得它们是最难以克服的对手,尤其是在受伤之后。这方面有很多的故事,据说受了伤的水牛会报复的,它们埋伏在灌木丛中,暗中跟踪并伺机向猎人进行攻击。如果牛群很庞大-有时达到好几百头,它们就不怎么危险了,但是那些由年老而又脾气不好的雄性单身汉组成的队伍便值得留意了。在阵容鼎盛的牛群中,也可以看到按家族分开的群落。他们可能是狮子喜欢的猎物,但是本身也非善男信女。想从牛群中捕获猎物时,狮子也有可能被浩浩荡荡的水牛围攻,遭万蹄踩踏,弄得伤痕累累。野狗——伪狼野狗,又称为开普猎犬,是非洲濒危的肉食动物。与猎豹一样,看到它们算你们走运了。它们的数量虽然很少,分布却极广。在成群集队地休息了一天之后,野狗通常在黄昏开始行动,此时它们精力最旺盛。它们速度极快、耐力极佳,这都是它们成为优秀猎手的条件。与狮子的进攻性不同,野狗喜欢和平,一般通过祈求的方式获取食物,而不采用争斗的方式。一旦捕得猎物,它们就会在几分钟内将它吞食一空。回到狗窝,它们会将反刍的食物分给那些年老病弱或留下来抚育幼崽的同伴。鲸鱼——温柔的大家伙南非有数十种哺乳动物,比如鲸鱼、海豚和海豹,等等。但最具看头的还是座头鲸和南露脊鲸。南露脊鲸在二十世纪初期都快要濒临绝种。今天,尽管其近亲北露脊鲸仍处于濒危阶段,南露脊鲸数量却开始回升,以每年7,5%的生物率在增加。现在,在非洲海岸,南露脊鲸的数量已是过去一百五十年内的顶峰。与大象一样,关于南露脊鲸的统计数字也非常惊人。成年南露脊鲸的心脏有一辆小汽车一样的大小。哺育期的母南露脊鲸每天哺乳六百升,高压输送的乳汁营养极其丰富。南露脊鲸出生时已重一吨,增长速度为每天八十公斤。景点罗本岛Robben Island罗本岛是南非“种族隔离”时代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及其战友被囚禁达数十年之久的地方。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小岛已经成为了世界遗址,并被辟为自然保护区。花园大道The Garden Route花园大道全长600公里,从开普敦沿着海岸线一直延伸到齐齐卡马大森林(Tsitsikamma Forest),沿途分布着各色各样的小镇、酿酒厂、农庄和渔村。海滩南非拥有3000公里长的海岸线,从夸祖鲁-那塔尔省(KwaZulu-Natal)直到狂野海岸(Wild Coast),从东开普省(Eastern Cape)延伸到西海岸(West Coast)。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 National Park南非有很多国家公园,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 National Park)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其面积相当于整个以色列。索维托Soweto在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的正南方坐落着索维托(Soweto)——南非最大的“城镇”(在“种族隔离”时代被设为黑人居住区)。礼仪总的来说,南非社交礼仪,用两个词可以概括:“黑白分明”、“英式为主”。说黑白分明,这里指的是黑人和白人的差别。南非地区因受种族、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制约,黑人和白人之间遵守的社交礼仪也相应的有些不同。说英式为主,指的是,因为白人曾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掌握着南非的政权,所以白人社会中常用的社交礼仪尤其是英式礼仪,就非常流行于南非的社会中。那么,具体的社交礼仪都有哪些呢?在见面时,南非人习惯用握手礼。交往时,称谓一般是“先生”、“小姐”、“夫人”等。如果你到了黑人的部落中,特别是黑人的广大农村,这里会表现出跟主流的社会完全不同的风格。比如说,他们赠予贵宾的往往是鸵鸟毛或者孔雀毛。而接受赠予的贵客,此时比较得体的做法就是,把这些珍贵的鸵鸟毛或者孔雀毛小心的插在自己的帽子上或者头发上。需要注意的是,negro和black是禁句。在美国的黑人对black一词并没有抗拒心理。可是,一听到有人呼他negro(黑人之意,尤其指原籍非洲,被贩卖到美国做奴隶的黑人及其子孙)就勃然大怒。而非洲人对ne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因此,称呼非洲人,最好照他们的国籍来称呼。非洲人一般说来国家意识相当强烈,直呼其国名,他们听来就很受用。大多数人会以为非洲人可以统称为African,其实African的称呼有特定对象,事实上在非洲尤其是在南非,随便称非洲黑人为African可犯了严重的错误。在非洲,所谓的African并非泛指所有非洲人,而是指特定的一群人,那就是:南非共和国荷裔白人。因此,那些非洲土著碰到别人称他们为African,就露骨地表示厌恶。服饰礼仪不光是社交礼仪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城市中的南非人在服饰方面,也比较西化。比较正式的场合中,南非人也是非常讲究的,他们一般着装较端庄、严谨。如果你与他们有官方或者商务方面的交往接触时,最好穿一些比较保守的、颜色偏深的套装或者裙装,如果不这样的话,可能会被对方当做失礼哦。对于南非的黑人,你会看到他们比较喜欢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