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基本情况介绍PPT
简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英文: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简称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
简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英文: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简称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临孟加拉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境地势平坦,总面积14757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50千米,全国划分为8个行政区,下设64个县。截至2022年6月,孟加拉国总人口约1.7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为孟加拉族,伊斯兰教为国教。孟加拉语是孟加拉国的官方语言。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英文: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简称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临孟加拉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境地势平坦,总面积14757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50千米,全国划分为8个行政区,下设64个县。截至2022年6月,孟加拉国总人口约1.7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为孟加拉族,伊斯兰教为国教。孟加拉语是孟加拉国的官方语言。孟加拉国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服装业。孟加拉国奉行温和的外交政策,严重依赖多国外交,特别是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WTO)。 2020/2021财年,孟加拉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550亿美元。地理环境区域位置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部与缅甸接壤,南部濒临孟加拉湾。总面积14757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50千米。地形地貌孟加拉国全境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国土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12米。最高峰是凯奥克拉东峰,高1229米。气候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全年分为3季:冬季(11月-2月)、夏季(3月-6月)和雨季(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最低温度为4℃;夏季最高温度达45℃;雨季平均温度为30℃。 自然资源孟加拉国矿产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石灰石、硬岩石、煤炭、硅砂、白粘土等。天然气已公布储量为3113.9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煤炭储量约7.5亿吨。孟加拉国森林面积约20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13.4%。此外,孟加拉国还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未探明。国旗国徽国旗孟加拉国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旗地为深绿色,中央为红色圆轮。深绿色象征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祖国绿色大地,象征青春活力和繁荣昌盛;红色圆轮象征经过流血斗争的黑夜之后的黎明。整个旗面如广阔的平原上正冉冉升起一轮红日,寓意孟加拉人民共和国的光明前景和无限生机。国徽孟加拉国国徽呈圆形。圆面中是一株睡莲,这是孟加拉国国花,民族的标志。睡莲下面的波纹象征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两旁以谷穗装饰。睡莲上端是黄麻叶,黄麻是孟加拉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黄麻叶两侧镶有四颗五角星。节日孟加拉国的重要节日包括:2月21日烈士日(Shaheed dibash)、3月26日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8月15日国民哀悼日(National MourningDay);12月16日胜利日(Victory Day)、孟历新年、开斋节(Eid-ul-Fitr)及宰牲节(Eid-ul-Azha)。孟加拉国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周五、六为公休日。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与宰牲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两大节日。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波斯语称“肉孜节”(Ruzi)。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俗称“斋月)封斋1个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禁绝饮食、房事和一切非礼行为,以省察己躬,洗涤罪过。根据穆罕默德关于“见新月封斋,见新月开斋”的训谕,每年斋月始于伊斯兰教历9月初新月出现,结束于教历10月初见到新月时为止。宰牲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古尔邦节。“古尔邦”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当日,朝觐者要进行宰牲。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要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12日3天之内宰牲,逾期无效。野生动物 孟加拉巨蜥(学名:Varanus bengalensis)有3个亚种。体大,头长,吻长;眼睑发达,瞳孔圆形;鼓膜裸露;舌细长,先端深分叉,可缩入基部舌鞘内;有基部较宽的大型侧生齿;颞弓完整,眶后弓不完全。头顶无对称大鳞;背鳞粒状、圆形或卵圆形;腹鳞四边形,排成横行;鳞下承以真皮骨板。尾长,但不易断;有肛前孔。四肢强壮。豹猫是一种有着美丽皮毛的猫科动物,尾背有褐斑点环,尾端黑色或暗棕色。它们的体型比家猫稍大,约45-95cm,腿也更长,尾巴大约是身长的一半左右。随着分布区域的不同,它们毛发的底色也分很多种,包括淡褐色、黄色、灰棕色或红棕色。在北方地区往往灰棕色偏多。它们的身上点缀着或大或小深棕或黑色的斑点,前额到颈部常有四条深色的纵向条纹,四肢和尾巴也各有斑纹环绕,此外在背部中央常有一条斑纹贯穿全身。它们的腹部、胸部是白色的。它们的毛发长短各异,如果在北方地区,毛发则显得长而密,到了南方就成了精神的短毛猫了,豹猫的头部比较小,吻部也窄。它们的下巴是白色的,眼窝内侧和两颊都有白色斑纹。豹猫的耳朵比较长,尖端呈圆形,黑色的耳背也同样印有白色斑点。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是老虎的指名亚种,又名印度虎。野生雄孟加拉虎体重160-270千克,体型仅次于西伯利亚虎。成年孟加拉虎的皮毛以棕及白色为底,加上黑色的条纹。另外也有少量白底黑纹的孟加拉白虎,是因为基因变异。体型硕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常具显著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发达。喜独居。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景点综述孟加拉国的历史和传说中有其独特的传统和文化特点。旅游景点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孟加拉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可以划分如下:沙滩库克斯巴扎(CoxsBazar):有世界上最大的未曾间断的狭长的120平米长的沙滩,库克斯巴扎旅游区还有一个矿山高尔夫球场。到孟加拉最南端的Znani、Himchari、Teknaf的旅游景点去看看,Ramu佛教寺庙和Sonadia附近的岛屿Moheshkhali和Coral岛、圣马丁岛,是一生中最值得记忆的人生体验。库卡塔(Kuakata):这是亚洲唯一能让人们同时观赏到日出和日落景观的沙滩,也是孟加拉少有的几个保留着原始而未被破坏的自认景观的旅游景点中的一个。生态旅游景点松达班(Sundarbans):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红树,也是珍贵的孟加拉虎的故乡。在Khulna的沿海地带有近600平方千米的沼泽地。这里是梅花鹿、鳄鱼、猴子、猎豹、野猪,鬣狗以及多种鸟类的天然栖息地,也因此成为生态旅行者的理想去处。Hironpoint,Katka和DublarChar是主要的旅游景点,在那游人能观赏到各种野生动物,还能看到渔民,bawadis,和其它野外工作人员的简单生活方式。Sundarbas尽显大自然的神秘。这一野生动物的庇护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指定为世界遗产。在这些旅游景点中,有KhanJahanAli的近60个建于公元1459年的圆顶古清真寺建筑和他本人的大陵墓,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山区景致兰格马蒂,班得班和库噶查山区居住着的是一些特别有生机的部落如Chakmas,Tripuras,tMurang和Marmas等。兰格马蒂(Rangamati):Kaptai湖上的吊桥、亚洲最大的人工湖、部族手工艺品加工厂和销售市场、象牙饰品、部族博物馆、垂钓、乘船游览、水上滑翔等都是该地的主要旅游景点。希莱特(Sylhet):在Surma山谷,有茶园、桔园、菠萝树山林、热带森林等。希莱特不仅拥有150个茶园,而且拥有三个世界上最大的茶园。历史遗址有些纪念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如Mahasthangar Paharpar和Mainamata。达卡有许多收藏丰富的国家博物馆,达卡市的语言运动烈士中央纪念碑纪念了在1952年具有历史意义的语言运动,这是孟加拉国家文化的象征。这次运动撒下了自由的种子,因此也就成了引导孟加拉国伟大解放战争的一系列运动的导火线。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经济社会合作组织已经宣布这天(2月21日)为全世界的母语日。在有着相似社会宗教背景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旅游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同他们相比,孟加拉国已经被远远地落在后面。孟加拉国可以赚取更多的外汇和为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如果争取到合适的国内外投资和建设必需的基础设施,旅游业定会为消除贫穷和发展社会经济、福利事业做出贡献。礼仪社交场合,男人间见面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男人与女人相见时,一般都习惯用点头示礼,男人一般不主动与女人握手。孟加拉国的佛教徒与客人相见时,习惯施合十礼,客人也应双手合十还礼,以示尊重。孟加拉国忌讳拍打他人后背,认为这是一种极不礼貌和不尊重人的表现,对不经同意就给他们拍照的做法也很反感。孟加拉国人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肮脏,认为13是个消极的数字。孟加拉国的伊斯兰教徒恪守禁酒的教规,也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甚至忌讳谈论有关猪的话题。孟加拉国民众特别喜爱荷花,习惯称荷花为“花中君子”,视荷花为“吉祥”“平安”“光明”和“纯洁”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