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PPT
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蚌埠拥有...
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蚌埠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是淮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历史蚌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蚌埠境内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怀远县涂山、南郊汪庙、垓下大张村等。夏商两代,蚌埠属“三苗”之地。西周时,蚌埠一带属徐国。春秋战国时,蚌埠曾为吴楚争霸的拉锯战场。秦时,置薛县。民国元年(1912年),蚌埠政区建制开始,市境数度变更。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地理环境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北与宿州市、淮北市接壤,西与淮南市、阜阳市隔淮河相望,东与滁州市毗邻,南与合肥市、芜湖市隔长江相望。蚌埠地处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48′之间,纵贯南北的京沪铁路和东接京沪、西接京九的淮南铁路在此交汇,京沪高铁经过蚌埠南站。此外,蚌埠还是合徐高速公路、蚌合高速公路的交汇点。文化蚌埠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禹文化”。大禹文化是以中国远古治水英雄大禹命名的地域文化,是蚌埠乃至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大禹治水十三年于涂山(今怀远县),娶涂山氏女为妻,传位于启而结束禅让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大禹治水不仅给蚌埠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禹文化,也孕育了华夏文明。此外,蚌埠还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节点城市。这条线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也是气候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而在这条线以南的地区,冬季温和潮湿,夏季炎热干燥。这种气候特点使得蚌埠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经济蚌埠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拥有机械、化工、医药、电子、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其中,蚌埠的机械工业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之一,主要生产大型成套设备、机床、工程机械等产品;化工行业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为主,化肥、农药、油漆、涂料等产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医药行业主要生产抗生素、化学原料药等产品;电子行业以生产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产品为主;纺织行业以生产棉纱、棉布等产品为主;食品行业以生产粮油、肉类、乳制品等为主。旅游景点蚌埠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龙子湖风景区、张公山风景区、垓下古战场遗址等。龙子湖风景区位于蚌埠市东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张公山风景区位于蚌埠市西南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垓下古战场遗址位于蚌埠市固镇县境内,是著名的历史遗址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楚汉相争的战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