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PPT
在古代中国,对于年龄的称谓丰富多彩,而且通常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代年龄称谓:婴儿期1. 孩提孩提指的是还不会说话,但已...
在古代中国,对于年龄的称谓丰富多彩,而且通常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代年龄称谓:婴儿期1. 孩提孩提指的是还不会说话,但已经能够用手势来表达自己意思的幼儿,一般指二三岁的小孩。这个称谓源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2. 乳臭未干乳臭未干形容年轻人身上的稚气未脱,阅历浅,对事情的看法缺乏经验。这个成语源于《汉书·高帝纪下》。儿童期3. 总角总角指的是古代儿童将头发束成两个角,通常用来指代童年时期的人。这个称谓源于《诗经·卫风·氓》中的“总角之宴,言笑晏晏”。4. 童子童子一般指年龄在12岁以下的男童。这个称谓有时也会用于指代年轻男子,但更多时候还是用来指代儿童。少年期5. 束发束发通常指的是将头发束起来,表示已经成年的意思。这个称谓源于《礼记·内则》中的“男女未冠笄者,总角而栉”。6. 弱冠之年弱冠之年指的是年满20岁的男子。在古代中国,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这个称谓源于《礼记·曲礼上》中的“二十曰弱,冠”。青年期7. 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这个称谓源于《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在这个年龄段,人们通常已经有了稳定的事业和家庭。8. 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的是40岁。这个称谓源于《论语·为政》中的“四十而不惑”。在这个年龄段,人们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能够明辨是非,不被迷惑。中年期9. 天命之年天命之年指的是50岁。这个称谓源于《论语·为政》中的“五十而知天命”。在这个年龄段,人们对于自己的命运和人生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10. 花甲之年花甲之年指的是60岁。这个称谓源于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60年为一轮,所以称为“花甲”。在这个年龄段,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都已经非常丰富。老年期11. 古稀之年古稀之年指的是70岁。这个称谓源于诗人杜甫的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表达了对于70岁这个年龄的珍视和赞颂。在这个年龄段,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2. 耄耋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80-90岁的老人。这个称谓源于《礼记·曲礼》中的“八十九十曰耄”。在这个年龄段,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都已经非常丰富,是人生中最后的宝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