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士禄--潜龙育神躯PPT
一·人物简介简介革命英烈彭湃之子,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3岁母亲牺牲,4岁父...
一·人物简介简介革命英烈彭湃之子,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3岁母亲牺牲,4岁父亲就义,童年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先后辗转被送到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14岁参加革命,成为一名抗日小战士1940年被送抵延安,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刻苦学习颁奖辞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主要成就被追授为“时代楷模”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素材积累深藏功名利国利民长期以来,彭士禄的事迹甚至他的名字都鲜为人知。他说:“核潜艇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我个人的创造,而是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工人、干部集体努力的结晶。”彭士禄在工程技术上一直是清晰明了的,但在名利晋升、升职、获奖上却坚持“越糊涂越好”。200年,他获得了一笔100万港币奖金,当彭士禄的女儿问他这笔100万港币的奖金怎么处理时,他马上说了两个“不”:第一,不要拿奖金,捐给组织,设立人才奖励基金; 第二,不要以他的名字命名奖励基金。彭士禄说:“这份荣誉和成就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核潜艇、核电人、核电人。核潜艇的研制成功,是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辛勤工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群体是‘干惊天动地,不为人知’的民族英雄,是共和国的脊梁!所以这个奖金应该奖励那些为核电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科技人才。 ”为国家转行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在访问苏联时曾问:“中央决定选派一批留学生去究原子能和核电。 要不要转行? ”彭士禄的回答是“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从那时起,彭士禄就与“核能”结下了不解之缘。1951年,彭士禄被选中去苏联学习。先后就读于莫斯科动力学学院等多所学校,成绩优异,为服务祖国核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忍受苦难,无私奉献当彭士禄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为了生存,他是个乞丐。他发高烧,导致瘫痪,差点丢了性命。当他还是游击队员时,他患了严重的疟疾;他在延安当护士的时候得过肺炎。在国外学习期间,彭士禄从不在12点前睡觉。当时苏联授每教一节课还要另外交80卢布,所以很辛苦。三十年后,彭士禄的无私工作精神依然不变。他患胃病20多年了,总是舍不得花点时间去看医生。在一次现场调试的关键时刻,终于失败了,确诊为急性胃穿孔。手术在工地紧急进行,他的胃切除了四分之三。但手术后不久,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无论彭士禄有多高,管理多少项目、工程、人员,他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是党和人民把自己带大的,是为了回报人民和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