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PPT
历史背景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是大渡河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其战略位置重要,是川康公路(现国道318线)的要冲,也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
历史背景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是大渡河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其战略位置重要,是川康公路(现国道318线)的要冲,也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通道。在1935年5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必须迅速过桥,否则将面临被歼灭的危险。飞夺泸定桥的经过敌我态势泸定桥由敌方控制,桥头筑有碉堡,桥上设有铁丝网,守军为川军第4团第3营的两个连,共约400人,由第4团团长亲自指挥。红军方面,由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率领的第2梯队作为突击队,由红4团副团长王海东率领的第3梯队作为第二梯队,共同执行夺取泸定桥的任务。战斗经过26日16时,红4团第2梯队从安顺场出发,沿大渡河西岸向北挺进。当时,川军第4团团长刘文辉认为红军要北进甘孜地区,必然通过泸定桥,于是命守桥部队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留下13根铁索链。当晚9时,红4团第2梯队先头部队到达泸定桥的西岸桥头。在查明敌情后,红4团第2梯队决定连夜夺取泸定桥。他们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着铁索链向前推进。经过激战,红4团第2梯队歼灭守桥之敌,并迅速拆除了桥上的障碍物,成功占领了泸定桥。飞夺泸定桥的意义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要战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战斗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为红军主力胜利渡过大渡河、成功翻越夹金山、继续北上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这次战斗也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纪念与缅怀为了纪念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1961年3月4日,飞夺泸定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1976年11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央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飞夺泸定桥被列入其中。如今,泸定桥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当年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革命精神。同时,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也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中的一段光辉篇章。教育意义飞夺泸定桥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它教育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像红军战士那样,敢于挑战极限,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最后的胜利。此外,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尽管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与当时大相径庭,但那种不屈不挠、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精神是永恒的。影视作品为了纪念这段英勇的历史,许多影视作品以飞夺泸定桥为背景进行了创作。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1981年上映的电影《大渡河》、1992年的电视剧《中国革命史话》以及2009年的电视剧《长征》。这些作品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当年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场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厚重和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结语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要战斗,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重要性。在今天这个和平时代,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