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家王如松PPT
简介王如松,1956年出生于安徽芜湖,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育背...
简介王如松,1956年出生于安徽芜湖,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育背景王如松于197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1985年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理系进修;198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在英国皇家植物园工作;1994年至1995年在德国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工作;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国家环保局工作;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8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当选为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CEM)主席;2008年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首席科学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术研究王如松主要从事复合污染对森林、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调控机制与生态修复,以及区域生态评价与规划等研究。他系统地提出了复合污染影响下土壤-植物系统的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方法,并建立了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体系。他还主持了多项重大生态工程,如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等。学术成就王如松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5部。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等。他还曾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等荣誉。国际合作与交流王如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的主席或副主席,并应邀到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他目前担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多个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或顾问。社会服务王如松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受聘为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员,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咨询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