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原文PPT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一、创...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一、创作背景《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创作的一篇著名诗歌。该诗歌创作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二、诗歌内容1. 红军不怕远征难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直抒胸臆,表达了红军对长征的豪情和坚定决心。诗人通过这个短句,为整首诗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2. 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句,诗人以宏伟的笔触描绘了长征中面对的无数艰难险阻。这里的“万水千山”并非实指,而是表达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之多。而“只等闲”则表达了红军对困难的态度,即把它们看作平常事,以从容不迫的心态面对。3.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诗人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崇山峻岭、跨过激流险滩的革命豪情。五岭山脉高耸入云,但在红军眼中它们只是翻腾的细浪;乌蒙山气势磅礴,但在红军看来它只是脚下滚动的泥丸。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4.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诗人通过对金沙江和大渡河的描绘,再现了长征途中的典型战斗场景。金沙江波涛汹涌,但红军毫不畏惧,成功渡过;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寒意逼人,但红军依然奋勇前行。这两句不仅展示了红军的英勇无畏,也表达了诗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5.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诗的结尾两句,既表达了红军对岷山雪景的喜爱之情,也展示了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胜利的喜悦。尽管行军途中困难重重,但红军毫不退缩,以乐观向上的精神迎接每一个挑战。当三军过后尽开颜时,诗人用“更喜”二字收束全篇,既表达了对岷山雪景的喜爱,也强调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三、诗歌主题《七律·长征》是一首反映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英勇顽强进行长征的革命史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诗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整首诗主题鲜明、情感饱满、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号召力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