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911空难PPT
事件背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国4架民航客机,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世界贸易中心,...
事件背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国4架民航客机,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位于首都华盛顿特区西南方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世贸的两幢110层大楼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附近多座建筑也受震而坍塌,而五角大楼的部分结构被大火吞噬。第四架被劫持的客机联合航空93号班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失事前机上乘客试图攻破歹徒劫机防线。这架被劫持飞机目标不明,但相信劫机者撞击目标是美国国会山或白宫。事件影响“9·11”事件是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最为严重的恐怖攻击行动,遇难者总数高达2996人(含19名恐怖分子)。对于此次事件的财产损失各方统计不一,联合国发表报告称此次恐怖袭击对美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2% 。此次事件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损害甚至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此次事件对美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影响极为深远,美国民众对经济及政治上的安全感均被严重削弱。事件疑点911恐怖袭击事件显然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恐怖袭击,疑点主要包括:飞机撞入五角大楼的坑洞根据现场照片和视频,飞机撞入五角大楼的坑洞并不符合常理。飞机撞击五角大楼时应该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接触面,而坑洞则显得过大。这表明可能存在另外的爆炸或破坏行为导致坑洞的形成劫机者的行为911事件中,劫机者表现得非常专业和有序。他们似乎知道如何避免引起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怀疑,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整个飞机。这种行为模式不太像是普通的恐怖袭击,更像是有组织的行动政府报告的疑点美国政府在事后发布的报告中,对于一些关键细节的描述并不清晰或者存在矛盾。例如,关于劫机者的身份、背景以及他们如何获得控制飞机的能力等方面,报告中的描述并不一致或者模糊不清其他疑点还有一些其他疑点,例如为什么劫机者要在9月11日这一天采取行动,为什么他们要选择这些特定的航班等等。这些疑点也需要进一步调查和解释这些疑点引发了各种阴谋论,一些人认为这起事件可能是一起内部政治阴谋或者与美国政府有关联的外部势力的行动。这些阴谋论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和争议。然而,目前还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些阴谋论的观点,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理论缺乏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