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力量。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服务人民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坚持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和基本政治权利不受侵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强化道德的规范作用,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支撑。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国实际出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足点。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总结和运用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总之,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