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PPT
总体概况内蒙古赤峰市地处内陆,按中国气候区划分类,本市地处中纬度,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短促炎...
总体概况内蒙古赤峰市地处内陆,按中国气候区划分类,本市地处中纬度,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短促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降临早,多晴朗天气。气温变化本市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7℃,历史最高气温:43℃ 出现在1955年 ;历史最低气温:-31℃ 出现在1956年克旗西部和北部高寒山区、林西县北部边缘地带、右旗和阿旗的北部边缘地带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宁城县南部和敖汉旗东南部边缘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7℃以上,其分布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随海拔高度降低而递增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克旗的巴彦敖包以北低达-1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低达-45.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西北部山区在20℃以下,中东部和南部浅山丘陵地区在22℃以上,其它地区在20~22℃之间全市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2~15℃降水量变化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381毫米,大部地区为350-450毫米。降水量分布趋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受地形影响十分明显,东南来的暖湿气流受努鲁尔虎山和七老图山的地形抬升作用,使锦山、新惠、天义等南部地区的年降水量达到400毫米以上暖湿气流继续北进,到西辽河流域时,一方面暖湿气流中的水汽减少,另一方面它与翻越大兴安岭的下沉增温变性的冷空气相遇,致使空气中的水汽不能冷却到凝结温度而形成降水,故这些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翁旗东部年降水量只有320毫米左右。当暖湿气流继续往北推进,遇到大兴安岭阻挡时,地形抬升作用又使大兴安岭的迎风坡和岭上降水增多,如克旗的大部分年降水量高达539毫米。蒸发量的分布与降水量相反,在少雨地区,由于日照充足,地表植被稀疏,所以蒸发旺盛,年蒸发量为1 530~2360毫米,是年降水量的6~8倍。由于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致使空气干燥,干旱加重。日照时数本市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700~3100小时。每当5~9月天空无云时,日照时数可长达12~14小时,日照百分率多数地区为65~70%。灾害干旱成因及对人类的危害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赤峰市地处内陆,受干燥的大陆气团影响时间长,全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年平均蒸发量2 000~2 300 mm,约为年降水量的5倍以上),使得土壤水分收支悬殊,造成旱灾出现。降水变率大,降水保证率低 赤峰市为大陆性季风气候,深受我国东部地区极锋带(即降雨带)的影响,而此带在季节性位移当中,常发生持续异常现象,导致赤峰市降水变率大(作物生长季的4~9月降水变率为14.8%~25.4%),降水保证率低(农作物生长季80%的降水保证率为270 mm,其中多数地区为250~300 mm)。这使得赤峰市旱灾出现的频率增高,范围变广,灾情加重。干旱是赤峰市最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具有出现概率高(80%以上)、涉及范围广、历时长、灾情重等特征。该市旱年农作物平均减产率约在10%以上,而大旱年平均减产率高达30%~50%。山洪①赤峰市虽地处内陆,年降水量小,但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过分集中(多集中在7~8月份),常形成大(暴)雨。 大范围大(暴)雨的形成,主要是夏季温热的东南季风深入内陆与北方冷空气交绥的结果②赤峰市大部分丘陵坡地植被稀疏,风蚀沙化较重,土地涵养水分能力薄弱,致使径流集中过快而成山洪③局部大(暴)雨的产生与地形的阻挡抬升和喇叭口地形对气流的收缩辐合作用有直接的关系④防洪水利工程不配套和抗洪资金投入不足,也使得自然形成的暴雨和山洪所产生的灾情加重冰雹冰雹是夏秋之季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多产生于有不稳定气流的积雨云中。气流越不稳定,冰雹产生的可能性越大。赤峰市地形复杂,气温、降水等变化较大,加之下垫面植被较少,容易产生对流和乱流,有利于雹云的生成,增大了降雹机率,形成了冰雹多发区。沙尘暴大风、沙暴对各行各业都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它可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 刮倒电杆,破坏通信线路,使高空作业无法进行。特别是对农业的危害更为明显:春季风灾主要是风揭沙压禾苗,将作物种籽吹走或抽干幼苗,造成缺苗断垄;秋季风灾可使作物茎杆折断或倒伏,穗子相互摩擦而脱粒冬季大风(特别是“白毛风”)直接影响牧业活动,可使畜群惊散、迷途、走失或冻死1980年4月17~21日,赤峰市连续出现5 d 8~10级的大风,使得农电线路受到不同程度损失。其中,巴林右旗、巴林左旗成为重灾区,有90个塑料大棚、78个塑料小棚被刮坏,许多刚出苗的小麦被沙土覆盖或被刮走,造成巨大损失。风沙灾害的产生,除与风力有直接关系外,还取决于下垫面的性质(土质、植被、地形条件等)。赤峰市气候较干旱、大风日数多(特别是春季),加上干燥的沙壤土分布较广,植被覆盖率较低,所以容易产生风沙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