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人物:杨振宁PPT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学术成就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包括:相变理论玻色子多体问题杨—Baxter方程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等荣誉与奖项杨振宁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2年沃尔夫奖、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86年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费萨尔国王国际奖(金质奖)、2004年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奖、2008年贺麟纪念奖、2012年沃尔夫物理学奖、2017年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7年国际物理学联合会富兰克林奖等。社会影响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此外,他还通过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基金会支持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使得高等研究中心的启动经费有了较大改观。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时,杨振宁建议成立清华高等研究中心基金会,筹集资金,以利息收入作为该中心的研究经费。这一建议得到了美国友人邓尼斯·萨瓦瑞琦的赞同,并捐资在美国加州注册成立清华高等研究中心基金会。个人生活杨振宁共有三段婚姻生活。第一任妻子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育有两子一女:长子杨光诺、次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又礼。第二任妻子是已故中山大学教授孟庆平的女儿孟昭宜。第三任妻子是翁帆。人物评价杨振宁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在物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世界科学界树立了典范。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科学家,推动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为全球教育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人物传记杨振宁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成就被广泛记载于各种传记中,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杨振宁传》。这部传记详细描述了杨振宁的成长经历、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以及他在科学界和社会上的影响。此外,还有多部关于杨振宁的传记作品,这些传记为人们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学术精神杨振宁的学术精神体现在他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上。他始终坚持以理论物理研究为重心,注重基础研究,并积极倡导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他还非常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多次撰写科普文章,致力于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国际影响作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对国际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科学家,推动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为全球教育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总之,杨振宁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生平和成就为人们树立了榜样。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将永远铭刻在科学史册上,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推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