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行为支持对自闭症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PPT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社交互动、语言沟通和行为表现。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重复、固定、无目的的行为,如反复拍手、旋转物体或排列物品...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社交互动、语言沟通和行为表现。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重复、固定、无目的的行为,如反复拍手、旋转物体或排列物品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受伤或疲劳等身体问题。积极行为支持(PBS)是一种以功能为导向的干预方法,旨在通过环境调整和增强以减少不适应行为,同时促进适应性行为的建立。本研究旨在探讨积极行为支持对自闭症刻板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为期12周的积极行为支持干预,每周2次,每次45分钟。对照组则接受一般性支持。干预内容包括:行为功能分析对患者的刻板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其发生的时间、频率和情境,以确定其功能和目的替代行为训练通过教授替代行为来减少或替代刻板行为。例如,教授患者使用玩具电话代替拨打电话的行为情绪调节教授患者及其家长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练习等,以应对刻板行为的出现环境调整通过对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如减少刺激物或增加兴趣活动等,来减少刻板行为的发生结果经过12周的干预,实验组在刻板行为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功能方面均有所改善,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患者及其家长对干预的满意度较高,认为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变化幅度 实验组 10.5±3.2 5.8±2.1 -4.7±1.5 对照组 10.3±3.3 10.1±3.1 -0.2±1.3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积极行为支持可以有效干预自闭症刻板行为。通过行为功能分析、替代行为训练、情绪调节和环境调整等方面的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刻板行为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功能方面均有所改善,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这些结果表明积极行为支持可以有效地减少自闭症患者的刻板行为,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未能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因素。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索不同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的自闭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差异。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干预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综合治疗自闭症刻板行为。总之,积极行为支持是一种有效的干预自闭症刻板行为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不断完善干预方案,为自闭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