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介绍PPT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孙中山早期受郑观应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和理念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孙中山先生主张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认为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他反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主张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念,包括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这一理念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现代化改革和西方化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进行改革和西方化。他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和制度,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他提倡“五权宪法”,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这一制度设计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民民主和人民权利孙中山先生强调人民民主和人民权利,认为人民应该拥有基本的权利和自由。他主张通过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来保障人民的权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理念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落实。毛泽东等人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之,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思想和理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