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政策对健康的影响PPT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产生和发展1978年,WHO《阿拉木图宣言》提出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并明确要求,为了增进居民健康,除了卫生部门外还要有...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产生和发展1978年,WHO《阿拉木图宣言》提出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并明确要求,为了增进居民健康,除了卫生部门外还要有农业,畜牧,食品,工业,教育,住房,交通等部门及社会组织的共同协作。1986年第一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通过《渥太华宪法》,这是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末期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开始出现在一些政策文件中2006年芬兰卫生部门明确提出并发展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2013年第八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通过了《赫尔辛基宣言: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国家行动框架》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基本理念《赫尔辛基宣言》对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做出了界定:一种以改善人群健康和健康公平为目标的公共政策制定方法,它系统地考虑这些公共政策(包括财政、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医药管理等)可能带来的健康后果,寻求部门间协调,避免政策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从基本理论层面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提出是以健康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基础,重点关注的是公共政策对健康决定因素的后续影响,目的在于提高各级政策制定者对于健康的责任在公共卫生实践层面随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全球社会越来越形成基本共识:健康与贫困、教育、环境、就业等多种社会决定因素相关,一个国家的总体健康水平与其医疗、药品管理、社会保障、就业、财政、教育、科技、环境保护和民政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只有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纳入所有政策中综合考虑树立维护健康是政府各部门共同责任的观念,才能切实确保居民健康成果的可持续。这是解决全球所面临的非传染性疾病、健康不公平和不平等、气候变化以及不断飙升的医疗费用等严峻卫生挑战的最根本途径。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行动领域(一)《阿德莱德声明》与卫生治理2010年,WHO和南澳州和南澳洲政府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共同主办“健康融人所有政策”的国际会议,来自不同国家各个部门的100位资深专家共同讨论实施健康融于各项政策的方案,并发表了《所有政策中的卫生问题阿德来德声明—走向共同治理缝康和福祉》(以下简称(阿德菜德声明)),该声明强调了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形成联合领导作用,进行卫生治理的必要性。其目的是动员地方、区域、国家和国际不同管辖层次的领导者与决策者共同参与“将健康融人所有政策”的实践之中。(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行动框架确定需求和优先领域①启动战略规划和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②评估对健康、公平性以及卫生体系有影响的相关政策:③了解影响(限制或促进)将健康融人所有政策应用的国情和政府机构的能力; ④概述短期、中期、长期的优先活动: ⑤评估政策的政治背景: ⑥确定监督和执行能力以及需要的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制定行动计划①确定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运用背景,找出哪些执行策略是可行的:②确定计划、督导和评价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证据:③确定支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执行需要的结构和流程: ④考虑计划执行需要的人力资源、资金和责任问题。确认支持性的组织机构和程序①确定管理、负责某一个议题的牵头单位(如贸易、卫生、环境部门): ②考虑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横向组织机构来支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③根据现有的议程和规范性框架促进部门间的对话和行动,整合部门间的健康决定因素: ④建立不同部门均可使用的问责机制。促进评估和参与①评估政策对健康的影响: ②找出现有政策或潜在政策可能影响的关键目标群体和社区; ③找出对政策制定和执行有帮助的人,并倾听他们的观点、想法和建议 ④探索搜查立法程序机制,在机制出台之前找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相关问题的机会。确保监测、评价和报告①尽早开始监测和评估计划,开发评估框架,并将监测和评估贯穿整个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过程;②确定在政府范围内外的与关键合伙人合作的机会; ③确定具体的核心领域,制定一致时间表,确立基线情况,建立合适的目标和评价指标: ④根据达成的时间进度表开展商定的监测和评估活动: ⑤分享取得的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政策方法提供借鉴。加强能力①培训专业卫生人员,使他们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②构建组织机构能力,包括机构员工能力:③通过强化公共卫生机构和跨学科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提高对人群健康的研究能力。 ④加强不同部门之间教学和研究合作 ⑤构建其他部门的能力 ⑥通过支持社区成员全程参与将健康融人所有政策过程来构建社区能力。政治 政策对健康的影响政治制度:是否将公民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并积极采取措施以促进公众健康,政治制度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经济政策对健康的影响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给健康带来的影响,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部分内容1986~1988年间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银行联合发起了经济发 展政策对健康的影响的研究活动.要求卫生工业农业 能源等部门开展部门间合作,研究可行的政策来预防或减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 相关政策措施相关政策措施制定是人们健康生活的保护伞。有了政策措施,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生命健康才有安全感。比如说《劳动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等。今年两会上,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报告中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就是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个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气候变化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威胁。国务院提出“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政策环境就是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对人体健康的作用首先是宏观指导,其次对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再次相关政策措施制定,最后是监督落实。宏观指导就是要明确每一个政策出台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生活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健康需要。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跟我们健康息息相关,有的是直接与健康有关,有的是间接有关。比如我国《宪法》,它是一切法律法规的制定基石。其中,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六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等对人们的健康提出了总的指导思想,同时规定了人们享有的健康保障的基本权利。其他条款也是保障人们根本利益的必要措施,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指制定的政策、法律法规、行为标准等对人们的健康风险指标要降到最低,如果超过了健康风险指标,对人的伤害将是不可估量的。这些指标的规定对人体健康给予了充分保证。如果在制定标准前不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健康伤害。特别是现在信息化社会,信息环境中很多健康信息没有科学的依据,这方面的健康风险评估滞后,人们根本无法分辩对错,极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相关政策措施制定是人们健康生活的保护伞。有了政策措施,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生命健康才有安全感。监督落实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监督没有落实到位,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就形同虚设,将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