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超重与肥胖PPT
慢性病概念慢性病通常是指没有传染性,由于长期累积形成的疾病总称,其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也比较复杂,有一些疾...
慢性病概念慢性病通常是指没有传染性,由于长期累积形成的疾病总称,其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也比较复杂,有一些疾病甚至尚未完全被确认。《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慢性病人群仍将不断扩大,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5%,其中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肥胖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良结局(包括死亡)密切相关且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慢性病的主要疾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等) 超重和肥胖 糖尿病(一型、二型) 心血管疾病等。肥胖的流行病学肥胖是指机体总脂肪含量过多或局部脂肪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病”,全球人口的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逐渐增加。超重与肥胖测定标准BMI是指身体质量指数,用于衡量肥胖和标准体重。一般情况下,我国正常成年人BMI超过24则为超重,BMI超过28则为肥胖。我国正常理想指数应在18.5-23.9之间。超重与肥胖的危险因素超重与肥胖干预措施饮食运动饮食原则控制总能量摄入循序渐进,控制减重速度协调供能营养素比例足够蛋白质、适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新鲜蔬菜、粗杂粮;增加食物体积,减少饥饿感保证非热能营养素的充分供应各种维生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可使用营养素补充剂)。适当限制钠盐摄入,防止水、钠潴留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分配三餐比例(3:4:3),晚餐不宜进食过多,餐后不宜立刻睡觉;尽量少吃或不吃零食运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