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特色PPT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市,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主要分布有山地、丘陵、台地、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市,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主要分布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类型地貌,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广西得名于岭南西道、广南西路,是岭南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又因先民古称“百越”,是全国壮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龙头地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枢纽。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广西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历史广西历史悠久,在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建桂林郡之后,广西隶属桂林郡。地理环境广西位于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主要分布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类型地貌,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气候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热量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自然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已经探明的有色金属矿藏有铅锌矿、锡矿、锑矿、钨矿、铜矿、铁矿等。其中尤以锡矿为最。人口民族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2013年末总人口4693.55万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西常住人口5013.03万。世居少数民族有壮族、汉族、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等11个。经济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136.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380元。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11.8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898.45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1626.61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9%、47.4%、27.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4.6:41.7:43.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地区生产总值1789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9%;乡村地区生产总值8238.00亿元,增长3.8%。从主要行业看,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0.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3%,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3%。从新兴服务业看,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分别增长9.7%和8.6%。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0%。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4.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7%。从主要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0%,制造业投资增长7.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达32.4%。对经济增长贡献大的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态势不减。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6%,增加值总量超过桂林立讯精密公司;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95%。这些新兴产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8个和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8.6%,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1.5%,提高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