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分析关于临期食品的态度调查PPT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于临期食品的态度,包括购买、消费和处理等方面的看法和行为,并为改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于临期食品的态度,包括购买、消费和处理等方面的看法和行为,并为改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进行,包括学校宣传栏、社交媒体平台和校内活动等。调查内容对于临期食品的定义你认为是指什么?你是否购买过临期食品?如果是你是基于什么原因购买的?你是否对临期食品持有偏见?如果是原因是什么?你会主动选择购买临期食品吗?为什么?购买临期食品时你会选择哪些消费场所?包括线上和线下当你购买了临期食品后你会如何处理?对于食品超过保质期是否存在生安全隐患你认为怎么样?你对于临期食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有何看法?你是否会支持政府采取措施对临期食品进行管控?你认为如何提高临期食品的消费安全性和合理利用程度?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数据,我们总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以下是主要调查结果的总结:对于临期食品的定义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临期食品指的是食品在其保质期内但临近过期的产品。购买和消费情况约70%的受访者购买过临期食品,其中40%的人购买临期食品是基于价格较低的原因,30%的人是基于环保和资源利用的考虑。对临期食品的偏见调查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对临期食品持有负面偏见。主要原因包括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怀疑食品品质,以及对超市和商家销售临期食品的不满。主动选择购买临期食品的原因约40%的受访者表示会主动选择购买临期食品,原因主要有价格较低,资源浪费的考量以及可再加工利用等。购买临期食品的消费场所大多数受访者在消费临期食品时选择超市和线下实体店,少部分人会线上购买。临期食品的处理方式约60%的受访者在购买了临期食品后会立即食用或做其他加工处理。约30%的人会将其送给贫困地区或者进行慈善捐赠。另外10%的人会选择直接扔掉。对于食品安全隐患的看法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食品超过保质期有潜在的健康风险,但超过60%的人认为只要食品存储和处理得当,食用临期食品可能没有太大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支持加强对临期食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包括加大打击销售过期食品的力度,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政府管控临期食品超过70%的受访者支持政府采取措施对临期食品进行管控,主要要求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以及提供更多关于临期食品的常识宣传等。提高临期食品安全性和合理利用程度的建议受访者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媒体宣传与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认知;加强零售商自查自控,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增加对临期食品的监管与处罚力度等。结论大学生对于临期食品有较高的认知度,但仍然存在对于临期食品的偏见和疑虑。同时,他们也对于临期食品的消费安全和合理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期望。政府、零售商和消费者都有责任共同努力,加强对临期食品的监管和教育,以提高临期食品的消费安全性和资源利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