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青人物生平介绍PPT
姚子青(1909-1937),字若振,号汉青,湖南省会同县人。中国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旅长。早年经历姚子青生于1909年3月18日,父亲姚殿臣是...
姚子青(1909-1937),字若振,号汉青,湖南省会同县人。中国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旅长。早年经历姚子青生于1909年3月18日,父亲姚殿臣是一个农村的私塾先生,母亲操持家务。姚子青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参与革命姚子青年少时受到同乡爱国民主人士龙应南的影响,决心弃文从武。后来,他投入了广东燕塘教导队,成为了军人。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1. 组建义勇军十九路军由福建调防上海后,于1932年4月8日在一片凄风苦雨中,全线撤出上海,移驻苏州一带(之前被日军炮火击溃的两个旅退缩苏州后已经扩了五个师),总指挥蒋光鼐和军长蔡廷锴率军部及直属部队移驻苏州。十九路军入闽后,收编了陈铭枢等部义勇军约四千余人,编成一个师。此时,十九路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三个师约三万人。2. 闸北之夜战1932年2月14日午夜,日军步兵2000余人、装甲车20余辆、飞机十余架和1门野战炮集结在三江口、蕴藻浜附近,准备对北站、吴淞一线中国军队发动攻击。午夜过后,日军以重炮向闸北华界的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等处狂轰滥炸。正在蕴藻浜吴淞路一带的十九路军第61师得到消息后,立即分兵两路迅速进入应战状态:第183旅旅长翁照垣奉命指挥属部据守大场镇,阻滞敌军北进;另一路由孙元良任总指挥负责进攻曹家桥。3. 十九路军死伤惨重2月15日凌晨5时许,日本侵略军的陆军突入吴淞;6时20分陆军先头部队又占领了上海北火车站和沪江大学;随后又以海陆空三军对十九路军所部发动全面进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军队避其锋芒,采取守势应战。由于日军拥有飞机、坦克等精良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且凭借其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便将战线逼近到真茹车站一带。由于连日来的作战和上海市区燃烧的大火使得中国军队蒙受重大损失和影响。仅在2月16日至2月20日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十九路军就伤亡了近万人(一说6000多人)。其中牺牲有团长以下官兵74名;受伤官兵854人;失踪官兵47人。初时日本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死48人伤125人.在第三师阵亡旅长以下官兵35名.后来日本陆海两军对阵亡统计数据为:战死98名;战伤443名.日本海军有一艘驱逐舰被击沉.另外航空母舰一艘被炸伤.两艘水上飞机被击落或击伤。伤亡人员中其中还有一人后来成为太平洋战争时的日军总司令东条英机陆军大臣上将的座机上被击毙(不是当时的主力第9师师长)原本按照东京方面军司令部作战计划是要调集三个师团兵力来上海作战的.由于日本国内当时发生地震造成兵力不足.最后只调集了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兵力来到上海.后来又增加一个工兵联队一个步兵大队.还有航空母舰若干艘支援作战。4. 双方恢复谈判日军于1932年2月17日开始发动进攻后不久,日本方面即从国内增派两个师团和一个旅团到上海增援,到月底其总兵力已达7万人左右。为对抗日本方面两个师团兵力的陆海联合进攻,蔡廷锴即命第60师师长翁照垣指挥第182旅旅长刘秉谦及该旅和第184旅旅长张炎率部迎击日军;命孙元良的第61师和戴戟的上海市保安队(警察)留置闸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