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义PPT
宋学义(1911—1971),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庙湾村人,贫农出身,高小文化,曾参加沁河军分区和太岳军区前身的一二九师四纵队教导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经...
宋学义(1911—1971),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庙湾村人,贫农出身,高小文化,曾参加沁河军分区和太岳军区前身的一二九师四纵队教导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经历宋学义于1911年出生于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庙湾村一个贫农家庭,父母早逝,依靠哥哥宋学文和嫂子为生。他自小就受到封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生活极端贫困,曾在怀庆府第一小学半日读书,之后回乡做麦假活、佣工等劳动来贴补家用。参加革命一二九师四纵队教导队1938年初,日军入侵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一带,宋学义被征兵到修武县当苦力,之后被抓壮丁到长治刘家大山(日军占领)挖煤。后因不满于日本军队的压迫和剥削,宋学义于1940年逃离日营,回到家乡。1940年秋,八路军一二九师四纵队开辟太行抗日根据地,进入沁阳一带。宋学义积极报名参加沁河军分区和太岳军区前身的一二九师四纵队教导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日战争宋学义参军后,由于作战勇敢、机智顽强,不久便担任了侦察班长、游击队长等职务。他率领游击队出生入死地奋战在太行山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出色地完成了侦察敌情、破坏敌人交通、打击小股敌人等任务。1941年9月,宋学义被太岳军区任命为新编第一团一营三连二排排长。当时,豫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大旱灾,人民生活困苦,抗日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利于抗日斗争,宋学义率领全排战士积极投入了生产运动。他带头开荒种地、纺线织布、挖河修渠、改造盐碱地,并和群众一起搞运输、运粮草、送公粮、送军鞋。同时,他还率领全排战士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参加百团大战1942年春,宋学义被调到太岳军区新编第八旅第二十三团一营一连任排长。同年夏季参加了太岳区夏季反扫荡战役。1942年秋,宋学义被调到太岳军区新编第四旅第七六九团二营四连任排长。当时太岳区的反扫荡斗争进入到了艰苦困难的时期。由于日军的反复扫荡、蚕食、封锁和“三光”政策的摧残,抗日根据地大部分变成了游击区。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坚持敌后抗战,上级决定主力部队实行精兵简政和主力地方化。于是,宋学义被调到济源县坡头镇任民运工作队队长兼指导员。他率领工作队深入各村发动群众实行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征粮扩兵和搞生产自救。这年冬季参加了太岳区冬季反扫荡战役。1943年春末夏初参加了太岳军区情报部的袭击长治飞机场、夺取飞机大炮的战斗和挖掘焦作煤矿、破坏敌人交通等战斗。夏季参加了太岳区对日军的又一次反扫荡斗争,粉碎了日军的“铁壁合围”。之后,又率领民运工作队参加了改造封建村政权和农民抗日救国会的工作。这年冬季参加了太岳区冬季反扫荡战役和破坏敌人的交通、通讯设施等战斗。1945年3月,宋学义被调到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第十二旅三十六团一营三连任连长。同年夏季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以掩护华北军区要人出席全世界“五一”大会代表的安全保卫工作。他们从豫北出发绕过济源经山西临汾到达沁源开炉镇小张村集合与旅侦察排汇合。然后绕过古县渡口涉过沁河之后爬上玉皇顶又翻越黄花岭到了西镇村安顿下来做了很多发动群众的工作。接着又到平遥县南神头村同旅侦察排汇合后经介休县的东湖、西湖到达交城县的横山岭同四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