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江门PPT
江门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与中山、佛山、珠海、澳门、香港隔海相望。江门市土地总面积9507平方千米,其中,平原...
江门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与中山、佛山、珠海、澳门、香港隔海相望。江门市土地总面积9507平方千米,其中,平原占1/3,丘陵占1/3,山区占1/3。江门市大小河流225条,总长1400多千米,流城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西江、潭江、蓬江、新会河(罗孔仔)、银湖河等;构成向心状的水系分布格局。江门市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30多种,其中以水泥石灰石矿、磷矿、石膏矿、花岗岩、大理石矿等最为丰富;具有成矿条件优越,矿体较为集中,埋藏较浅,易于开采利用等特点。下面是对江门各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地理与气候江门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东邻中山、珠海市,西连阳江,北接广州和佛山,南近南海深水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历史与文化江门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史书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意大利人利玛窦远涉重洋,在江门市区东炮台地建立了晒书房码头;清朝时期,美国纽约州艾朗家族的商人在此建造了别墅,现称为艾伦会馆;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增城黄积山的子孙于此筑起黄公书院,其后更名为“冈州书院”。1844年以后至1949年期间,许多华人纷纷从国外返乡到江门投资兴业。经济与产业江门市经济发达,产业体系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和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金融强市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侨都赋能”工程和人才倍增计划;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不断提高城市品质和文化软实力。教育与科研江门市教育发达,科研实力较强。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1677所,在校生近70万人。其中:本科高校3所(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3所(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江门市技师学院、广东省台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学校1所(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普通高中24所(含完全中学),初中学校57所(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359所(含教学点),幼儿园124所。在园幼儿数11.8万人(含民办),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9%。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总数5.2万人(含民办)。旅游景点江门市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金山温泉等著名景点。此外,还有大雁山风景区、凤凰山风景名胜区等自然风光景区。其中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美食特产江门市美食众多,特产丰富。著名的美食有:台山黄鳝饭、台山鳗鱼饭、开平赤坎鸭粥等。著名的特产有:新会陈皮、新会葵扇、恩平濑粉等。此外还有荷塘冲菜、牛大力等特色食品。城市文化活动江门市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包括:侨乡书香节、中国侨都(江门)华侨华人嘉年华、广东省(江门)侨乡国际旅游节等。其中“中国侨都(江门)华侨华人嘉年华”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品牌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