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大学—安徽大学PPT
大学简介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
大学简介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历史沿革安徽大学溯源于1928年,时名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在原安徽大学旧址成立安徽学院,1949年秋更名为皖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后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1950年改建为安徽大学,校址在芜湖市。1952年,安徽大学被拆为两部,大部分老师和校产迁往芜湖市,建立安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留在原地的法律、生物、俄语三系,并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及中学调入部分老师,继续办学。1958年,在安徽大学旧址上重建安徽大学。因各种原因,迁校至合肥市狮子山刘场。此后,校址迁移不断。直至1972年,安大由刘场辗转搬至合肥市九龙岗,基本形成了稳定规模。1981年11月27日,在邓小平同志的见证下,教育部发文将原调入其他学校的专业全部归还安徽大学。至此,延续近40年的校名与搬迁恢复原貌。办学条件截至2022年6月,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高科技园区(教学实验中心),占地面积3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8亿元;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67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平台8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中心)23个;馆藏纸质图书35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30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0余个;下设23个学院;有在校生2.5万人、联合培养研究生1500余人、在职教职工近2600人。校园文化学校标识安大的前身之一是民国时期省立安徽大学"安大"一名中"安"即代表安徽省,"大"则象征兼收并蓄的大气和广博。因此,"安徽大学"的名称既简洁明了又寓意深远。此外,安徽大学的英文简称"Anhui U."也以简短的形式体现了安徽大学的所在省份以及学科和专业特点。徽标徽标整体呈圆形,图案以极简的线条表现出展翅飞翔的鸽子形象,同时以暗含的线条勾勒出古朴的"安大"二字的首字母"A"和"D",既充分体现了安徽大学的简称"安大",又表明了徽标设计的主旨所在。徽标以绿色为主色调,绿色代表生机和活力,同时象征着安徽大学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校训安徽大学的校训是"至诚至坚、博学笃行"。"至诚至坚"指的是为人要秉持真诚、执着和坚韧的精神品格;"博学笃行"指的是求学要广博的知识储备、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勇于实践的行知精神。"诚"、"坚"、"博"、"行"四字既相互独立成意又彼此联系呼应,其中"诚"、"坚"为修身之本,"博"、"行"为立学之道。新时代的安徽大学秉承百年育人的优良传统,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注重德才兼修、文理兼融、知行合一的校风学风培养。以"日新自强,安徽向上"的新时代精神引领青年成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初心使命薪火相传,"厚德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代代相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骆驼精神激励前行,"育英哺华、科教兴国"的责任担当始终不渝。五、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