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故事及意义PPT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及意义陶行知(1891年-1946年),安徽省歙县人,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致力于推行普及教育,提倡“生活教育”,注...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及意义陶行知(1891年-1946年),安徽省歙县人,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致力于推行普及教育,提倡“生活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深深影响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以下是一些陶行知教育故事和其背后的意义: "拆表的故事"有一次,陶行知看到一个男孩在用砖头砸同学,便上前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见那男孩还等着,便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疑惑地接过两块糖。陶行知又说:“你跟我来说话,我制止了你打同学的行为,说明你听我的话。我再奖励你一块糖。”男孩更加疑惑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男孩:“我调查过了,你用砖头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是在伸张正义!”男孩顿时痛哭流涕:“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用砖头砸他。”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糖。现在我的糖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这个故事展示了陶行知教育的细腻和智慧。他通过奖励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而不是直接的批评和惩罚。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孩子自觉改正错误,又能让他们在心灵上得到成长。这种以启发和引导为主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块糖果的故事"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发生在陶行知担任育才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在打另一个男生,便立刻制止了他,并要求他到校长室去。当这名男生来到校长室后,陶行知并没有直接批评他,反而是给他四块糖果。这名男生疑惑不解。陶行知解释说:“这是第一块糖果,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说明你尊重我;这是第二块糖果,因为你用言语来制止同学间的冲突,说明你尊重他人;这是第三块糖果,因为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而这是第四块糖果,因为你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前来道歉,说明你懂得自省。”这个故事展示了陶行知教育学生的高超艺术。他没有直接责备学生,而是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点来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这个故事也揭示了陶行知教育的核心——尊重、理解、信任和引导。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感受,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和成长。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还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 "生活教育的实践"陶行知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强调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在陶行知的指导下,育才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陶行知推行“小先生制”,让学生在学习中担任先生的角色,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教学能力。此外,他还设立了“科学园”,为学生提供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的场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实践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这种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生活教育”也体现了陶行知对教育普及的追求,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并从中受益。 "因材施教"陶行知非常注重因材施教,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他在育才学校实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度表。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教学,促进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种个性化教学方式在当时的教育界引起了轰动,它不仅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求真务实"陶行知倡导“求真务实”的教育精神。他强调教育要真实、真诚、实事求是。陶行知希望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要具备对真理的追求精神和实践能力。他在育才学校推行“求真务实”的教学制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地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