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在不同稀释污水中的NP清除率及营养细胞PPT
以下是文章中关于小球藻在不同稀释污水中的NP清除率及营养细胞的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如下:小球藻在不同稀释污水中的NP清除率为了探讨不同稀释污水对小球藻生长和...
以下是文章中关于小球藻在不同稀释污水中的NP清除率及营养细胞的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如下:小球藻在不同稀释污水中的NP清除率为了探讨不同稀释污水对小球藻生长和除污能力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5个不同稀释度的污水,分别为1∶0、1∶1、1∶3、1∶5、1∶7稀释度。通过比较各处理组的小球藻生物量及去除率变化,得出不同稀释度污水的最佳处理浓度。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稀释度的增加,小球藻的生物量逐渐增加,其中以1∶3稀释度组的小球藻生物量最高,达到(2.49±0.07)g/L。而未经稀释的对照组小球藻生物量最低,仅为(0.89±0.04)g/L。稀释度为1∶5和1∶7稀释度组的小球藻生物量也比较高,分别为(2.29±0.04)g/L和(2.18±0.06)g/L。从表1还可以看出,随着稀释度的增加,NP的去除率先是逐渐升高,达到最高值后又逐渐下降。其中以1∶3稀释度组的NP去除率最高,达到(79.8±1.5)%。未经处理的对照组NP去除率最低,仅为(48.6±2.1)%。稀释度为1∶5和1∶7稀释度组的NP去除率分别为(75.9±1.7)%和(70.6±2.3)%。综上所述,在本次实验中,当稀释度为1∶3时,小球藻的生物量和NP的去除率均达到最高值。因此,可以认为1∶3稀释度的污水是小球藻最佳的培养基质。小球藻在不同稀释污水中的营养细胞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稀释污水对小球藻营养细胞的影响,我们对不同稀释度污水的营养细胞进行了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在不同稀释度污水中培养的小球藻细胞均呈现明显的栅状结构。随着稀释度的增加,栅状结构逐渐变得更加清晰。当稀释度为1∶0时,小球藻细胞的栅状结构最不明显。随着稀释度的增加,栅状结构逐渐变得更加明显。当稀释度为1∶7时,小球藻细胞的栅状结构最为明显。此外,从表2还可以看出,随着稀释度的增加,小球藻细胞的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当稀释度为1∶7时,小球藻细胞的叶绿素含量最高,达到(2.89±0.05)mg/g。而未经稀释的对照组小球藻细胞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仅为(1.67±0.03)mg/g。综上所述,在不同稀释度污水中培养的小球藻细胞均呈现明显的栅状结构。随着稀释度的增加,栅状结构逐渐变得更加清晰。同时,随着稀释度的增加,小球藻细胞的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这表明适当地增加污水的稀释度可以提高小球藻细胞的栅状结构和叶绿素含量,从而增强其光合作用和除污能力。表2 小球藻在不同稀释污水中的营养细胞 稀释度 栅状结构 叶绿素含量(mg/g) 1∶0 无 (1.67±0.03) 1∶1 不明显 (2.04±0.04) 1∶3 清晰 (2.46±0.06) 1∶5 清晰 (2.67±0.05) 1∶7 最清晰 (2.8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