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活板PPT
简介《活板》是一篇说明活字印刷术的优秀文献,大约写于北宋中期。此文是沈括在晚年所著《梦溪笔谈》中的一个条目,详细叙述了活版印刷的整个过程,表现了沈括对活版...
简介《活板》是一篇说明活字印刷术的优秀文献,大约写于北宋中期。此文是沈括在晚年所著《梦溪笔谈》中的一个条目,详细叙述了活版印刷的整个过程,表现了沈括对活版印刷技术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定,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粗细,等曲高下当与印自不相宜。惟石油非粘物,诸药等分行均匀,其印自坚。翻译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时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开始,以后的书籍都是雕版印刷本了。北宋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每个字又分好几种字体(每类都刻成一个字范或制作一副字范),虽然不免有些机械重复的校改工作,但每次都能使用(印完后用过的字块都放到另外的地方)。先预备一块铁板(上面涂一层松脂、蜡和纸灰等混合物),将要印刷的文字、图画等预先刻在一块铁板上(一个铁板上一般能容纳多少文字和图画),然后把铁板放在火上烘烤;等到版上的药物稍微熔化一点的时候就用一块平板按在版面上(原来版上的文字、图画就平了),最后拿下来(原来刻好的文字、图画就印到纸上了)。如果印的只是几本的话还不算简便;如果印数十百千本的话那就极为神速了(两个铁板互相更替使用)。通常准备两块铁板(正在印刷的一块、已经刻好文字和图画的备用一块),这一块印刷才完毕那第二块铁板上已经安排好了文字和图画(两个铁板互相更替使用),两块铁板交互使用瞬息之间就可以印刷完毕了。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比如“之”字就有二十多个),如果碰到事先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就立即雕刻它(用草火烧成活字),很快就能完成。不用木头制作活字是因为木纹有粗细、凹凸不平的(如果用木头制作活字木纹有粗细凹凸不平的话印刷效果就不行了)。只有沾了石油的毛笔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沾了石油的毛笔可以在任何一个平面物体上写字)。各种药末均匀地分布在一块铁板上、刻了字的那一面就粘在一起形成一块版面(涂上松脂和蜡混合物)。印刷的时候先把纸张放在铁板上(铁板上铺上一层布料就成纸张),然后在版面上来回地按压几次使其平实;印上文字和图画之后再用火烘烤药物使其熔化固定在纸上;最后拿下来并用一个专门的存放盒子把印好的纸张放进去(按照韵部归类并且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