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PPT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阐发大乘思想的经典,在理论上发挥了空、中道、实相、六度的学说,对教义有所发展。其中主要的有无住涅槃、缘起性空和唯识说。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上有许多创新。主要的有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以及顿悟、十玄、六相和三观等。佛教的传播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元前1世纪(汉朝时)间。到西元2世纪(东汉时),已开始有中国僧人了。以后,经魏晋南北朝到唐朝,佛教在中国逐步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思想体系,并由此又演变出禅宗等许多派别。佛教在印度本土虽已消失,但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仍是世界上佛教研究者最多的国家之一。佛教的主要教义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大乘佛教则发展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三学(戒、定、慧)、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十无学(蕴、处、界等诸法,摄一切法;色、受、想等诸蕴,摄一切处;眼耳鼻舌身等诸根摄一切界等)、因明论等许多重要教义。后来印度大乘佛教学者般若鞠多和无着、世亲等又由佛说的大小部《般若经》和中观派发展为瑜伽行派。公元初又兴起一个新派别,主张一切皆空,自称中观派或空宗。龙树和提婆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龙树的著作《中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提婆的著作《百论》、《四百论》以及后来清辨的《大乘掌珍论》,都是这一学派的经典。瑜伽行派和空宗在中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佛教学者对空宗和瑜伽行派的学说进行了研讨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谛圆融”的学说以及“顿悟”等理论。到了唐代玄奘等人又创立了唯识宗(法相宗),传习和研究瑜伽行派的学说。华严宗是另一中国创立的佛教宗派。这个宗派在印度并没有渊源,它以研究瑜伽行派的《华严经》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各派的学说。华严宗的创始人是唐代法藏(贤首国师)。华严宗的教义体系是法界缘起说、圆信修百法界观和事事无碍的华严三昧等。这个宗派对印度大乘佛教各派学说都有所吸收,因而被称为“杂密”。禅宗也是中国创立的佛教宗派。这个宗派以修习禅定为主,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又称佛心宗。它也吸收了印度大乘佛教学说中的一些成分如中道、二谛圆融等思想。禅宗是中国流传时间最长而又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派,它后来又发展为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祖统说和传法世系。禅宗的创始人是菩提达摩(慧可)。佛教的经典佛教经典浩如烟海,除了大量用梵文写的以外,也有用巴利文写的和用汉文写的。汉文佛经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教徒制定的日常所应遵守的规则及其教团的生活方式;《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注疏。《藏经》是唐玄奘等人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翻译本。《藏经》包括《律》、《论》和少量《经》的内容。《大藏经》是包括全部经、律、论的内容以及后世佛教学者对以上三藏的解释或研究论文的大全汇集本。《大正藏》,日本编集印行的一套大型佛教经典丛书《大藏经》的总名。《频伽藏》,宋宝祐丙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