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指南》是什么?和它出台背景PPT
《学前教育指南》是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文件,全称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为指南的出台背景:指南出台背景国家要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
《学前教育指南》是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文件,全称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为指南的出台背景:指南出台背景国家要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为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指南》社会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幼教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很大程度上沿袭传统的养育方式,这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国际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儿童权利公约》,从人权的角度强调了儿童享有的基本权利。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出台了类似的纲领性文件,在尊重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指南研制过程问题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后,幼儿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教育观念与行为脱节;忽视幼儿学习特点;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重集体教学轻个别和小组学习;重学科领域轻整合;重教师作用轻幼儿主体地位;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要求轻幼儿差异等等。因此,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重新进行梳理和审视形成框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就国内外学前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展开讨论,提出每个领域的主要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指导要点研制过程先后组织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园长、教师、教研人员以及有关专家学者近2万人次参与《指南》的研制和实验研究。并在全国十省市开展试行工作。通过由点到面的实验研究——收集整理案例——再研讨——再修改——再完善——专家论证——定稿的过程,使《指南》更加符合我国幼儿园的实际修订完善通过召开座谈会、网上征询意见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并邀请部分专家对《指南》进行论证和完善专家论证在试行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由国家督学、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教研人员、部分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参加的论证会,对《指南》进行修改和完善正式颁布2012年9月,《指南》正式颁布指南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南》的制定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方向,体现了《纲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实质,是《纲要》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化和细化。《指南》强调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指导家庭教育《指南》不仅对幼儿园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对家庭教育也具有指导作用。《指南》强调了家长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作用和责任,鼓励家长更新育儿观念和行为,让家长在共同指导中获得正确的育儿方法,从而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工作有利于推进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南》的制定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南》将进一步引导幼儿园教育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改变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等倾向和问题,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同时,《指南》将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更为具体和可操作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指导,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