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节日PPT
水族,中国特有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代繁衍生息在黔东南的清水江和都柳江上游的山区。水族主要聚居在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
水族,中国特有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代繁衍生息在黔东南的清水江和都柳江上游的山区。水族主要聚居在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丹寨、三穗、镇远、天柱、锦屏等县。在云贵高原的深山幽谷,山青水秀,溪流纵横,是水族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族古文字,史称“水书”或“水字”,水族誉其文字为“泐睢”,是汉字文化的延伸和发展。现存的水书已发现3000多个单字,绝大部分为异体字,还有手写体。它既可拼合记录水语民歌,又可作汉字注音的借字使用。水族的重要节日有“端节”、“卯节”、“端午”、“吃新节”、“七月半”、“额节”、“祭祖节”、“拜年节”、“赶场节”、“占场节”等。端 节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族端节在每年水历九、十月(农历五、六月)择双日举行。按照传统习惯,每逢端节到来,当地耍龙舞狮,鸣放铁炮、长号、焰火等,寨里寨外,喜气洋洋。端节的日期是根据农历来计算的,通常在农历的八月至十月。节日的当天,人们将鱼包韭菜、南瓜丝、棕树毛等。端节的庆祝活动包括:端坡赛马、水球赛、银链坠狮等表演以及后来的电影放映和大型歌舞表演。卯 节卯节,又称“歌节”和“东方情人节”,水族重要的民间节日。每年水历九、十月(农历五、六月)择一卯日举行。当天,青年男女打着伞,手拿花帕到卯坡唱歌、歌舞和游玩。晚上,人们汇集村寨广场,击铜鼓、敲皮鼓、吹唢呐、演出传统的花灯剧等。还邀请客人饮宴。端午节据说明朝时候,都匀地区常遭旱灾。而唯有一年端午节遇上了大洪水,于是形成了每年端午节要舞龙舟的习俗。据《都匀县志稿》记载:“在州治所西半里许小河桥畔遍栽杨柳及垂柳于中流以至西河两岸。又于三月初三日,用桃核雕成小舟(俗称‘娃娃舟’),上有三十二个小孩穿红着绿或戴草帽划船以作游艺。”至今每逢端午节,当地的舞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依然可见。吃新节吃新节,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如苗、侗、仡佬、基诺等民族)地区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大多在农历六月至九月间农作物成熟或农作物即将丰收期间举行。节日期间将会举办与少数民族生活相关的活动,如游方、祭祀、斗牛等活动。七月半七月半贵州镇远县许多村寨还有过“七月半”的习俗,又称“鬼节”。七月半即七月十五日,相传为祖先亡灵返回的日子,各村各寨都要举行传统的祭祖活动;此外,还为亡人“烧包”(送冥币),以祭祀祖先和孤魂野鬼。额节额节是流行于贵州榕江地区侗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额”侗语称“恩欧”,意为吃新米。“额节”为每年的农历六月至九月之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择日举行(插秧结束后的第一个卯日)。侗家人选择这个季节过“额节”,正是水稻扬花抽穗的时候,“额节”又正好在农历九月重阳节这一天开始收割稻谷的时候举行,“额节”因此成为丰收季节的一个象征。“额节”一般举行两天:头一天叫做“抢亲”,即青年们到田间去把已经成熟的糯谷穗割回姑娘家去,以表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第二天才是“正日子”,即姑娘家设宴请客。“额节”的庆祝活动通宵达旦,白天吹芦笙踩歌堂,夜晚唱歌跳舞尽情娱乐。有的地方还要举行赛马、斗牛等竞技活动;到了第二天晚上九点钟时鸣放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