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自我突围》读书分享PPT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自我突围》。作者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这本书是我在假期里阅读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自我突围》。作者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这本书是我在假期里阅读完成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和感悟,也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方向。背景介绍施一公,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于结构生物学、膜蛋白研究。2008年获得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09年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0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自然》杂志评选出十大科学人物,施一公跻身其间。其著作《结构生物学:从现象到原理》还成为高频考点。主要内容在这本书中,施一公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详细阐述了自己在学术生涯中如何从一个普通的青年成长为世界级的科学家,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挑战和机遇。同时,他也从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对于科研、教育、人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见解。深入分析施一公在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见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他认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要具备“三心二意”的特质,即信心、决心、恒心和创意。他还提出了“三不原则”,即不浮躁、不焦虑、不盲从。这些观点都非常具有启发性,也让我对于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施一公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具备互相支持、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对比与参照相比于其他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和成长历程,《自我突围》更加注重于个人内心的挣扎和成长。施一公在书中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还深入剖析了内心世界,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以及如何克服困难、挫折等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让这本书更加真实、更加感人,更具参考价值。个人观点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在科研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在科研领域中脱颖而出。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互相支持、互相激励、互相帮助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此外,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和目标,将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努力做出更好的成果。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自我突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世界级科学家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可以学习到他在科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和展望。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的科研工作者和热爱生活的人阅读。如果我要给这本书打分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满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