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PPT
微课(Micro-lecture)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
微课(Micro-lecture)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起源与发展国内微课的起源与发展自2010年起,国内教育领域开始广泛关注微课这一新兴概念。从2010年广东佛山的“微型课题”研究到201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再到2012年江苏苏州“微课程研究”,2013年在中小学界迅速蔓延,逐渐被接受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教育部2010年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项目”在项目的支持下,中职学校联合企业合作开发了系列微课程2012年9月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在培训课程设置中专门设置了“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模块2013年初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该工程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科整合、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水平2014年1月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将组织研究制定数字教育资源基本分类规范,统一微课程命名规范和分类标准”国外微课的起源与发展1960年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附属学校首创了微型课程(Micro-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教授LeRoy A. McGrew等人提出了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的概念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Terence Kee教授提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自己的排列方式的“一分钟讲座”(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的概念2004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视频节目时长15分钟,频道受到英国中小学教师的欢迎2007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成立非营利性网站——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收藏包括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各科目约2600个教学视频2011年可汗学院被邀请到TED大会上作演讲受到热烈欢迎,随后又获得一笔来自比尔·盖茨旗下基金捐助的150万美元2012年萨尔曼·可汗召集一批优秀的教师成立了一个专门制作教学视频的团队并推出新的学习平台——学院(Khan Academy),该平台增加了大量新功能,使学习更加高效2013年萨尔曼·可汗出席了美国一年一度的TED大会并发表演讲其分享的“翻转课堂”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焦点2014年可汗学院荣获美国《时代》周刊“2014年十大创新英雄”称号微课的概念与特点微课的概念在国内,“微课”概念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的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其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这既是一个资源应用的主体也是一个知识点、教学环节等的呈现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按照教学实践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合理优化相关资源的组合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微课”是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之上创新发展而来的新的教学资源形式。它具有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资源的新特点。微课的特点短小精悍从时间长度来看,一般的微课程时长都不超过10分钟,有的甚至只有几分钟;从内容上看,它只关注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教学环节,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针对性强每一个微课程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讲解或讨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方便灵活由于微课程是依托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而产生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