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介绍PPT
蚌埠市,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
蚌埠市,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总面积595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3月,全市下辖4个区、3个县。截至2022年底,蚌埠市常住人口330.9万人。蚌埠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7300年前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被确认为中国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治水英雄大禹在此劈山导淮、召会诸侯;流传至今的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花鼓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境内有涂山、张公湖等4A级旅游景点。蚌埠市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历史沿革蚌埠市历史悠久,早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1日就正式设市。蚌埠古代因多蚌而得名,意为遍布河蚌的码头。蚌埠地区拥有璀璨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众多让后世传颂的故事。行政区划截至2023年3月,蚌埠市下辖4个区(蚌山区、禹会区、龙子湖区、淮上区)、3个县(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地理环境蚌埠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安徽东北部、淮河中游,地处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市境内有淮河、怀洪新河、芡河、茨淮新河、五河、浍河、沱河、天河等大小河流193条。自然资源蚌埠市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以及矿产资源。其中,蚌埠市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人口截至2022年底,蚌埠市常住人口330.9万人。人口数量在安徽省内属于中等规模。经济蚌埠市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农业和服务业也在稳步发展。近年来,蚌埠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事业蚌埠市在社会事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同时,蚌埠市还注重科技创新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交通运输蚌埠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铁路、公路交通也十分便利。这些交通优势为蚌埠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历史文化蚌埠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大禹治水、花鼓灯等文化遗产让蚌埠市独具魅力。同时,蚌埠市还保留了许多古代建筑和历史遗迹,如涂山、张公湖等4A级旅游景点。风景名胜蚌埠市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如龙子湖风景区、张公山公园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蚌埠市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综上所述,蚌埠市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在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蚌埠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