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之水肿PPT
水肿的概述水肿是指身体局部(头面、眼睑、四肢、腹背)或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这种病症常因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等导致水液潴留,泛滥...
水肿的概述水肿是指身体局部(头面、眼睑、四肢、腹背)或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这种病症常因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等导致水液潴留,泛滥肌肤所致。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在中医理论中,水肿是水液代谢出现障碍的结果。水肿的分类1. 肾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主要包括肾病性和肾炎性与肾衰性水肿。肾病性水肿主要是由于白蛋白降低导致的,而肾炎性与肾衰性水肿则主要是以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为主。2. 营养不良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包括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吸收不良综合征以及VitB1缺乏症等。3. 特发性水肿特发性水肿也被称为Machzhen综合征。4. 肥胖性水肿肥胖性水肿主要包括肥胖-水肿综合征和肥胖性腔静脉综合征。肥胖-水肿综合征是由于皮下脂肪多对浅静脉支撑力减弱及散热而周围血管扩张,肥胖人活动少致下肢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等因素引起水肿。肥胖性腔静脉综合征则是由于重症肥胖病人纵隔内大量脂肪储积压迫静脉引起水肿。5. 老年性水肿老年性水肿主要是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与肌力减低导致的。6. 运动性水肿运动性水肿是指正常人在剧烈运动后可出现面部或踝部水肿。7. 旅游者水肿旅游者水肿是指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由于环境、气候等因素导致的水肿。8. 热带性水肿热带性水肿是指正常人从温带到热带48小时后可突然出现踝部指凹性水肿,并于短期内自发缓解。9. 高原性水肿高原性水肿是指正常人(妇女多见)到海拔2400m以上地区常有面部与下肢水肿,高盐摄入者尤多见,回到原来低海拔地区水肿自然消失。水肿的诊断水肿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和体征。在中医理论中,水肿的浮肿既可以是局部的浮肿,也可以是全身性的浮肿。从面部开始,然后逐渐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㿠白、腰酸倦怠等。同时,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水肿的治疗1. 治疗原则水肿的治疗原则主要根据水肿的部位和性质来决定。一般来说,腰以下的水肿应以利小便为主,腰以上的水肿应以发汗为主。同时,还要根据病情,驱除体内的积水,并叫病人四肢做些轻微运动,令阳气渐次宣行,穿衣服带温暖一些,助其肌表之阳,而阴凝易散。2. 具体治疗方法缪刺法用缪刺方法,针刺肿处,去水以恢复原来的形态提壶揭盖法用发汗和利小便的方法,开汗孔,泻膀胱,使阴精归于平复,五脏阳气输布,以疏通五脏的郁积阴阳分治法发病急,病程短,肿由头面目开始,继则全身,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旋复即起者,为阳水,宜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法治疗;发病缓,病程长,肿势较缓,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肢体僵硬,或兼见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迟者,为阴水,宜用健脾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化瘀等法治疗水肿的严重变证及其治疗水肿如果久治不愈,或误治失治,都可能发展成脾肾衰败,或湿浊蕴结不泄,气机逆乱的各种严重变证。这些严重变证主要包括水毒内阻,胃失和降等。对于这些严重变证,应及时救治,力挽危局。治疗方法包括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水肿的预防和调护预防水肿的发生,主要是要注意保持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正常,避免感受外邪,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已经发生水肿的病人,除了积极进行治疗外,还要注意调护,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适当进行轻微运动,促进气血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等。总的来说,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发生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中医对于水肿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刺治疗等。同时,预防和调护也是治疗水肿的重要环节。在中医考研中,掌握水肿的基本概念、分类、诊断、治疗及预防和调护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中医考研的学生们有所帮助。水肿的中医辨证施治1. 风水泛滥型症状: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治法:疏风散邪,宣肺行水。方药:越婢加术汤。2. 湿毒浸淫型症状: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数或滑数。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 水湿浸渍型症状:全身水肿,按之没指,不易速起,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4. 湿热壅盛型症状: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治法:分利湿热。方药:疏凿饮子。5. 脾阳虚衰型症状: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方药:实脾饮。6. 肾阳衰微型症状: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㿠白或灰滞,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水肿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水肿也有一定的疗效。针灸的穴位可以选择水道、水分、气海、三阴交、复溜、阴陵泉等。针灸方法可以采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对于水肿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的方法,以泄其水湿之邪。水肿的饮食调护对于水肿的患者,饮食调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患者应该保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质的饮食,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同时,患者还应该多食用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西瓜、黄瓜等。此外,患者还应该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因素的刺激,以免加重病情。总的来说,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在中医考研中,掌握水肿的辨证施治、针灸治疗以及饮食调护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中医考研的学生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