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PPT
梨黑星病是一种由梨黑星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也被称为疮痂病、梨雾病或梨斑病。这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梨树上,能侵染1年生以上枝的所有绿色器官,包括叶片、果实、叶柄...
梨黑星病是一种由梨黑星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也被称为疮痂病、梨雾病或梨斑病。这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梨树上,能侵染1年生以上枝的所有绿色器官,包括叶片、果实、叶柄、新梢、果台、芽鳞和花序等部位,其中叶片和果实是最主要的受害部位。症状梨黑星病的症状在不同部位有所不同。在叶片上,初期会在叶背面的主脉和侧脉之间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淡黄色小斑点,这些斑点界限不明显。数日后,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变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尤以叶脉两侧最为明显。在与之对应的叶正面,会逐渐出现淡黄色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会变褐枯死。当叶片上的病斑数量较多时,会导致全叶变黄、枯死,甚至早期脱落。在果实上,梨黑星病的症状也非常明显。从幼果到成熟果均可发病,初期会在果面上产生淡黄色斑点,这些斑点圆形或不规则形。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会产生黑霉;而在干燥条件下,病斑则呈绿色斑,俗称“青疔”。受害的幼果常导致畸形、开裂,甚至早落。对于接近成熟的果实,受害后会形成淡黄绿色病斑,病斑稍凹陷,有时其上可产生稀疏的霉层。此外,梨黑星病还会侵染新梢,一般从落花后15天左右开始出现症状。新梢的症状是从基部开始逐渐向上产生一层浓密的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发病规律梨黑星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在中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北方梨产区受害最为严重。在中国石家庄地区,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病芽梢,再经27-52天出现病叶,37-97天后出现病果。6-8月是病菌侵染梨芽的主要时期,其中以8月份最为严重。7-8月是雨季,也是发病的盛期。防治方法针对梨黑星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要加强果园的栽培管理,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其次,在发病的不同时期,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雨季前,可以混合喷施乙生加尿素,对黑星病病菌起到有效抑杀作用。在雨季中后期,要加强观察,及时施药,并施用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花芽生长、枝条成熟、果实着色好、增加含糖量,并有效控制病菌繁殖。在雨季末,再进行一次综合用药,使梨园平安度过发病期,确保秋季的丰产丰收。此外,为了提高防治效果,还可以采用杀菌药、杀虫药、叶面肥综合喷施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减少防治次数、节约管护时间、降低用药成本,并提高药效。由于梨黑星病不仅当年发病严重,还会影响下年乃至今后几年的果树生产,因此及早防治非常重要。总之,梨黑星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梨树生产的病害,需要通过综合的防治措施来有效控制其发生和危害。通过加强果园管理、采用新型药剂、多管齐下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梨黑星病,保证梨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