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铁花传统文化的介绍PPT
打铁花,这一流传于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被...
打铁花,这一流传于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历史背景打铁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据传,河南确山县有一年遭遇大旱,为了解除旱情,村民自愿捐钱修建庙宇,并铸一口大钟放置在庙中。熔化的铁水中加入铜、铝等金属元素后,用特制的铁勺舀起高温铁水,再用铁锤击打铁勺,铁水向空中抛洒,形成美丽的火花,以此驱赶乌鸦,这便是打铁花的雏形。后来,这种表演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并在节日、庆典等场合进行表演。表演形式打铁花的表演需要一处空旷场地,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柳枝,上面绑满烟花鞭炮和起货等,棚中间竖立一根六米高的老杆,使花棚总高度达到十米以上。旁边设一熔炉化铁汁,十余名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再配上“龙穿花”的表演,场景蔚为壮观,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特点。文化价值打铁花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匠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对铁艺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情感。同时,打铁花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成为了一种象征吉祥、繁荣和幸福的民间传统活动。安全保障虽然打铁花的表演者需要面对高温铁水和飞溅的火花,但通过精湛的技艺和严格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表演者的安全。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手持两根“花棒”用力击打,使“花棒”中的高温铁水击向长空。只有打得越高、越散,铁水才能在空中如天女散花,变成微小的铁屑在空中燃烧、冷却、降落,从而避免人员烫伤。此外,表演通常在冬季进行,因为冬天气温低,打开的铁花可以迅速降温,对表演者而言更为安全。非遗保护2008年6月,河南省确山县申报的打铁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荣誉不仅肯定了打铁花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各地纷纷开展打铁花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建立传承基地等措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打铁花的表演中来。总之,打铁花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烟火表演技艺,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匠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努力,让这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