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女性民族身份建构的国内外文献综述PPT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墨西哥裔美国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Sandra Cisneros)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埃斯佩朗莎(Esperanza)在芒...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墨西哥裔美国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Sandra Cisneros)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埃斯佩朗莎(Esperanza)在芒果街上的生活。作品关注女性、移民、身份认同等主题,通过对小屋的象征性描绘和对女性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示了女性在族裔和性别双重身份建构中的探索与挣扎。下面是对该主题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内文献1. 文学批评张琼、王晓俊的《〈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女性民族身份建构的叙事策略研究》(2017)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了希斯内罗丝如何通过独特的叙事策略来展现埃斯佩朗莎的女性民族身份建构过程。文章分析了希斯内罗丝如何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第一人称叙述和意象象征等手段,将埃斯佩朗莎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揭示了女性在双重身份建构中的困境与出路。2. 文化研究梁春燕的《从〈芒果街上的小屋〉看墨西哥裔美国女性的身份建构与认同变迁》(2015)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了希斯内罗丝如何在族裔和性别双重维度下描绘墨西哥裔美国女性的身份建构与认同变迁。文章通过对文本中呈现的女性形象、家庭关系、社区环境等元素的解读,揭示了墨西哥裔美国女性在面对文化冲突与融合时,如何通过自我认知、家庭和社会角色的调整来重塑自身身份认同。国外文献1. 文学批评Abrams, M.H., & Long, W.J. (2007). Cr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Themes and Approaches in Modern Literary Theory. Wadsworth Publishing: Canada, pp.378-384. 讨论了希斯内罗丝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及其对女性、移民等主题的独特呈现。Delgado, R.F. (2004). Chicana Feminist Thought: The Politics of Empowerment. New York: Routledge, pp.44-51. 对埃斯佩朗莎这一主人公的角色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她在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内心挣扎与成长。2. 文化研究Smith, J. (2009). Theme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Wadsworth Publishing: Canada, pp.43-54. 探讨了希斯内罗丝如何在文本中建构和呈现墨西哥裔美国人的族裔身份。Jackson, R.D., & Csizer, K.C. (2006). Multicultural and Gender Issu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 Introduction. Prentice Hall: USA, pp.96-107. 对希斯内罗丝如何在族裔和性别的双重维度下描绘女性身份建构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国内外文献从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对《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女性民族身份建构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主要关注希斯内罗丝的创作风格、埃斯佩朗莎的角色分析、族裔身份建构以及性别与身份等主题。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和主题提供了重要视角,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双重身份建构中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