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08回到120回解说PPT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一般认为前八十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其中,第108回至120回作为续作部...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一般认为前八十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其中,第108回至120回作为续作部分,虽然与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可能有所出入,但依旧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以下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简要解说。第108回《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这一回中,为了庆祝史湘云的生日,大家强作欢颜,但气氛中却透露着难以掩饰的悲伤。史湘云不知自己未来的命运,而宝钗则深感家道中落的无奈。与此同时,黛玉在潇湘馆中听到了鬼哭之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不幸。第109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五儿在园中偶遇芳魂,错以为是晴雯,遂对其百般呵护。这一回中,五儿的善良与纯真得到了展现,同时也暗示了晴雯命运的终结。另一方面,迎春的丈夫孙绍祖虐待迎春,最终迎春在受尽折磨后死去,这一情节揭示了封建礼教下女性的悲惨命运。第110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贾母在寿终正寝之际,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感叹世事无常。这一回中,贾母的去世象征着贾家繁华的终结。同时,王熙凤在处理贾母丧事时力不从心,失去了众人的信任和支持,显示了她曾经的权谋手段所带来的恶果。第111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贾母去世后,鸳鸯选择了殉主,表现出了她对主人的忠诚。而贾府的衰败也引来了盗贼的觊觎,贾家的狗彘奴仆们欺天害理,最终招来了伙盗的洗劫。这一回揭示了贾家败落的根本原因,即家族内部的腐败和道德沦丧。第112回《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妙玉在遭遇大劫后,选择了出家为尼。这一回中,妙玉的遭遇与她的性格和命运紧密相连,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无奈与抗争。同时,赵姨娘在得知自己的仇敌已死后,前往冥曹告状,这一情节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的恩怨纠葛。第113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王熙凤在临死前,托梦给刘姥姥,请求她帮助照顾巧姐。这一回中,王熙凤的忏悔与善举展现了她人性的一面,同时也暗示了巧姐未来的命运。另一方面,小红在得知自己的旧日恩怨得到化解后,对贾芸产生了感激之情,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第114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王熙凤在死后历经幻境,最终返回金陵。这一回中,王熙凤的幻境之旅象征着她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悔悟。同时,甄应嘉在得到皇帝的恩宠后,前往玉阙谢恩,这一情节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恩宠的复杂关系。第115回《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惜春在受到妙玉的影响后,决心出家为尼。这一回中,惜春的出家行为展现了她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宗教的信仰。同时,宝玉在得知晴雯等人的死因后,深感自己与她们之间的相知之情已然失去,这一情节揭示了宝玉对人生和命运的无奈与感慨。第116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宝玉在幻境中得到了通灵宝玉的启示,领悟了仙缘。这一回中,宝玉的领悟与他对红尘的厌倦紧密相连,同时也预示了他未来的命运。另一方面,贾家为了尽孝道,决定将贾母等人的灵柩送回故乡安葬,这一情节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孝道的重要性。第117回《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宝玉和黛玉在得知自己要被迫结婚后,决心保护通灵宝玉。这一回中,两人的护玉行为展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坚守和对命运的抗争。同时,贾家的败落使得贾环等人开始争夺家产,这一情节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的腐败和道德沦丧。第118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王仁为了争夺家产,欺负了迎春的寡嫂。这一回中,王仁的卑鄙行径揭示了封建家族中亲情的淡漠和道德的沦丧。同时,宝玉在听闻一个谜语后产生了惊惧之情,这一情节为后文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第119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宝玉在考中乡试后,选择了离开红尘,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之路。这一回中,宝玉的出家行为象征着他对封建社会的反抗和对自我救赎的追求。同时,贾府因皇帝的恩宠而得以延续世泽,但这也预示着贾府未来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第120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甄士隐在太虚幻境中向贾雨村详细讲述了红楼梦中的故事,揭示了书中人物的命运和因果报应。这一回中,甄士隐的解说为全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贾雨村则对红楼梦的故事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表达了自己对书中人物和情节的看法。总的来说,《红楼梦》第108回到120回的续作部分虽然与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可能有所出入,但依旧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一部分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败和人性的复杂多面。同时,续作部分也保留了原作的艺术风格和文学价值,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