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PPT
概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黔东南州”,中国贵州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
概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黔东南州”,中国贵州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全州总面积30282.34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截至2022年末,黔东南州下辖16个县市,州政府驻凯里市。截至2022年末,黔东南州户籍人口484.71万人,常住人口375.86万人。历史黔东南历史悠久,自秦代开始置郡设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境内有从新石器时代起就不断活动的众多古老民族,其中苗族、侗族等17个民族为世居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风俗、节庆、服饰、歌舞、建筑、工艺等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卷,有“百节之乡”的美誉。地理黔东南州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水量1000~1600毫米,无霜期250~32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7.97%,有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冠的“中国第一杉”和珍稀树种鹅掌楸,被誉为“杉乡”、“林海”。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叠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达2900平方公里,有“森林王国”之称。文化黔东南州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西江千户苗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85项(占全国1/8,居全国市州级第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82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2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28项。全州有传统村落766个,占全国传统村落的10%,居全国市州级第一。全州共有博物馆27个,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个,国家二级博物馆2个,国家三级博物馆7个,非国有博物馆16个。全州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经济黔东南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以电力、煤炭、冶金、化工、机械、建材、森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为主。同时,黔东南州也是贵州省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烤烟等。此外,黔东南州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交通黔东南州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完善。沪昆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雷山至榕江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连接着周边城市和地区。同时,黔东南州还拥有凯里黄平机场、黎平机场等航空港,方便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总结黔东南州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品尝到地道的美食佳肴。同时,黔东南州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地方,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黔东南州必将成为更多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