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药材姜黄 西红花 鸡血藤PPT
姜黄姜黄,又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等,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主产于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蒸...
姜黄姜黄,又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等,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主产于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蒸或煮至透心,晒干,除去外皮,切厚片,生用。性味与归经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脾、肝经。功能与主治姜黄具有破血行气,痛经止痛的功效。主治胸胁刺痛,闭经,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用法用量姜黄一般煎服,3~10g。外用适量。注意事项姜黄辛散苦泄,温通力强,既入血分,又走气分,能活血行气而止痛,故凡气滞血瘀之证,皆可配伍应用;然行气之中,又兼散寒,故尤宜于寒凝气滞血瘀之证。西红花西红花,又称藏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原产欧洲南部及伊朗等地,我国有少量栽培。秋季采花,晒干,采取柱头,阴干。性味与归经西红花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西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主治温病发斑,血热吐衄,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用法用量西红花一般煎服,1.5~3g。注意事项西红花活血作用较强,且能通经,故孕妇慎用。大量使用西红花会出现急性中毒的危险,导致呕吐、肠绞痛、胃肠出血、尿血等不良反应。中毒时,出现神志不清、震颤,严重者会出现惊厥、呼吸先兴奋后抑制。少数病人出现头晕、皮疹和一过性荨麻疹等,这与藏红花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和过敏反应有关。鸡血藤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生于山谷林间、山地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性味与归经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鸡血藤具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用法用量鸡血藤一般煎服,9~15g。或浸酒,或熬膏服。注意事项鸡血藤温而不烈,药性平和,既能行血,又能补血,为妇科调经要药。又兼能舒筋活络,为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及瘫痪之常用药。但需注意,鸡血藤温通苦泄,活血散瘀,故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以上是三种中药材姜黄、西红花和鸡血藤的简要介绍。在使用这些中药材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遵循医嘱,合理配伍和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同时,也要注意中药材的保存方法,避免潮湿和高温,保持干燥和清洁,以确保其药效的稳定性和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