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博物馆PPT
广西民族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青环路11号,距广西首府南宁市中心约13千米,西靠青山、东临邕江,南面和北面均为城市规划道路。广西民族博物馆是...
广西民族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青环路11号,距广西首府南宁市中心约13千米,西靠青山、东临邕江,南面和北面均为城市规划道路。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由广西民族文物征集工作队(1958年成立)、广西民族研究所(1957年成立)的文物库房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民族文物库房组建而成,于2006年3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2017年12月2日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命名的广西民族文化宣传展示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广西特色文化窗口和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历史沿革1. 筹建阶段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始于198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南宁市南湖之滨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并于1988年3月15日奠基开工。199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将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学院(现南宁师范大学)合并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工程因此停建。2. 重建阶段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重新启动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工程。2004年12月28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3月29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3. 发展阶段2008年,广西民族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广西民族博物馆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2017年12月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建筑布局广西民族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民族文物库区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室外民族特色景观及环境建设面积40000平方米,总用地面积130000平方米。建筑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具有深厚的传统建筑文化意蕴。主体建筑外观像一组高耸的花篮,又像两组对称的铜鼓,寓意广西是祖国南疆盛开着12个民族团结和睦之花的聚宝篮,也是响彻八方的歌海和铜鼓之乡。馆名由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民族文物库区建筑风格独特,与主体建筑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整个馆区环境优雅宁静、绿意盎然,民族特色浓郁,与青山相依,与邕江为伴,是国内一流的大型民族文化专题纪念馆。1. 展览大厅广西民族博物馆设有《壮族文化展》《馆藏民族服饰文化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贝丘遗址文化展》《古代青铜文化展》《广西历史文化陈列》《红色记忆——广西革命史展览》《东盟国家文化展》《壮族历史文化展》《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等基本陈列展览。2. 临时展厅广西民族博物馆临时展厅用于举办临时性的展览。3. 学术报告厅广西民族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可用于举办学术研讨会等。4. 观众服务区广西民族博物馆观众服务区设有文创商店、观众餐厅等,为观众提供休息、餐饮等服务。展览内容1. 常设展览《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该展览以时间为经,以文化为纬,充分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重点展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就。展览由序厅、共融的家园、稻作文明、铜鼓之路、织锦华章、壮族三音、歌海舞乡、匠心独运、走向现代、尾厅等部分组成,共展出文物2000多件(套)、图片1000多幅,以及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辅助展项。《壮族文化展》该展览以壮族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展出文物1000多件(套),包括壮族历史、社会、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节日习俗、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充分展示壮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馆藏民族服饰文化展》该展览展出广西民族博物馆历年征集的各民族服饰500多套,包括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这些服饰用精美的工艺、丰富的款式和斑斓的色彩,展示了广西民族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贝丘遗址文化展》该展览通过展示广西境内贝丘遗址出土文物,以及模拟贝丘遗址生活场景等方式,向观众揭示古代广西沿海沿江地区人类生产生活情况,展现广西早期海洋文化、稻作文明以及独特的葬俗文化。《古代青铜文化展》该展览以广西出土的古代青铜文物为主,包括礼器、兵器、乐器、生活用器等各类青铜器,反映了广西古代青铜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发展脉络。《广西历史文化陈列》该展览通过展示广西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展现了广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展览包括史前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和近现代时期等部分,让观众全面了解广西的历史文化。《红色记忆——广西革命史展览》该展览以广西革命史为主题,通过展示大量珍贵文物和图片,以及生动的历史场景再现,让观众深入了解广西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斗争和辉煌成就。《东盟国家文化展》该展览展示了东盟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包括东盟各国的历史、民俗、艺术、手工艺品等,旨在促进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2. 临时展览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涉及不同主题和地域的文化艺术。这些展览通常由博物馆与国内外其他博物馆或文化机构合作举办,为观众提供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机会。社会服务1. 教育培训广西民族博物馆致力于推广民族文化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向公众传播民族文化的知识和价值。此外,博物馆还与学校合作开展校外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了解民族文化。2. 文化交流博物馆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博物馆、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展览、研讨会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3. 文创产品开发广西民族博物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如民族服饰、工艺品、书籍等。这些产品既满足了观众对民族文化的需求,也为博物馆带来了经济效益。4. 观众服务博物馆提供完善的观众服务设施,包括导览服务、讲解服务、残障人士无障碍设施等。同时,博物馆还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展览信息、活动预告等,方便观众获取相关信息。总结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和多样的社会服务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广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未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民族文化的研究、展示和传播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科学研究与文物保护1. 科学研究广西民族博物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设有专门的研究部门,拥有一支专业的科研队伍。他们致力于对广西民族文化、历史、考古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广西民族文化的认识,也为博物馆的展览策划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2. 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责之一。广西民族博物馆拥有先进的文物保护设施和技术手段,对馆藏文物进行科学保护和修复。同时,博物馆还积极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通过环境控制、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文物在适宜的环境中保存。此外,博物馆还加强与国内外文物保护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数字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广西民族博物馆也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博物馆通过建设官方网站、移动应用等数字化平台,将展览内容、文物信息、研究成果等数字化资源呈现给公众。观众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了解博物馆的最新动态和展览信息,实现与博物馆的互动与交流。此外,博物馆还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对外交流与合作广西民族博物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国内的博物馆、文化机构等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博物馆定期举办或参与国际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博物馆还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和学者,为他们提供深入了解广西民族文化的机会。这些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发展规划展望未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将继续秉承“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宗旨,不断完善展览体系和服务功能,提升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水平,加强数字化建设和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博物馆还将积极拓展社会教育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公共服务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热爱广西民族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广西民族博物馆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为推动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总之,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博物馆将继续努力,为传承和弘扬广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