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见绍PPT
昭通市,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腹地,金沙江下游沿岸,坐落在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度地带。昭通历史上是云南省通向四川和贵...
昭通市,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腹地,金沙江下游沿岸,坐落在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度地带。昭通历史上是云南省通向四川和贵州两省的重要门户,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大理、昭通、昆明)之一,“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昭通市下辖1个区(昭阳区)、9个县(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1个县级市(水富市)。地理位置与气候昭通市地处东经102°52′~105°19′、北纬26°57′~28°36′之间。昭通地势南高北低,最低海拔267米(水富县),最高海拔4040米(巧家县药山),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昭通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气候类型多样,干湿季节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9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1℃~15℃。历史沿革昭通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夏商时,昭通属梁州。周时,昭通属雍州。春秋战国时期,昭通属楚国黔中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昭通属巴郡。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置犍为郡,昭通大部属犍为郡朱提县,南部属益州郡。东汉时,昭通仍属犍为郡朱提县。蜀汉时,分建宁郡置兴古郡,昭通属之。晋朝,改置朱提郡,昭通南部置南广郡。南朝梁大同年间置南宁州,昭通属之。北朝周保定四年(564年),置南宁州总管府,昭通属之。隋开皇三年(583年),罢总管府,置恭州。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南宁州。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恭州、协州。唐贞观八年(634年),改恭州为曲州,协州为靖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曲州为南昭州,靖州为西河州。唐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南昭州为曲州,西河州为靖州。唐贞元十年(794年),南诏异牟寻并曲、靖二州置拓东节度使。宋大理国时,昭通置乌蒙部。元置乌蒙路。明置乌蒙府,后改昭通府。清沿明制,置昭通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昭通府,置昭通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昭通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昭通专区辖昭通、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镇雄、彝良、威信10县。1950年3月,设立昭通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昭通县。1970年,昭通专区改称昭通地区,地区行政公署驻昭通市。2001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昭通地区,设立地级昭通市,原县级昭通市改为昭阳区。自然资源昭通市自然资源丰富,有煤、铁、铅、锌、银、铜、磷、硫铁、水晶、石膏、大理石、石灰石、盐、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昭通市是云南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云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接续基地。昭通市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金钱豹、云豹、绿孔雀等;有珙桐、桫椤、秃杉、水青树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昭通市水能资源丰富,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830.6万千瓦,可开发装机752.3万千瓦,占云南省可开发装机容量的15.6%,居全省第三位。昭通市风光资源得天独厚,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丰富,年辐射量在5000兆焦耳/平方米左右,属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地区,开发潜力巨大。昭通市旅游资源独特,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1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旅游强县3个,省级旅游名镇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0个,省级旅游精品线路3条,省级旅游购物名品9个。昭通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多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济发展昭通市是云南省重要的农业大市,粮食、畜牧、林果、烟草是昭通市的四大支柱产业。昭通市还大力发展工业,形成了以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建材、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同时,昭通市还注重发展旅游业,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游客。交通运输昭通市交通便捷,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齐全。昭通市境内有G85渝昆高速公路、G247国道、S201省道等多条公路干线贯穿全市,连接了周边多个城市。昭通市还有昭通机场,可直达国内多个城市。此外,昭通市还规划建设了昭通至成都、昭通至贵阳等高速公路,将进一步提升昭通的交通便捷性。社会事业昭通市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昭通市有多所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昭通市还加强了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同时,昭通市还注重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举办了多届运动会和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风景名胜昭通市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其中最著名的是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世界濒危动物黑颈鹤的重要越冬栖息地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此外,昭通市还有昭通古城、大关黄连河风景名胜区、彝良小草坝风景区等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未来发展昭通市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昭通市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同时,昭通市还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未来,昭通市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