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PPT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背景与作者背景《红星照耀中国》的创作背景是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36年6月12日,斯诺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冲破国民党军队的新闻封锁,通过敌人盘踞区,终于6月14日跨过陇山来到苏区首府——保安县(今志丹县)。6月16日,斯诺到达了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成为第一位采访中国苏区的西方记者。之后他连续发表了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作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年7月19日—1972年2月15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后人遵照其遗愿,将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主要内容报道内容《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领袖人物《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普通百姓的革命精神。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善于抓住主要特征,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在中国人熟悉的被一系列反革命政变搞得血迹斑斑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像毛泽东那样充满智慧、品格超群、赢得人民爱戴的领导者。毛泽东是中国人民大众的朋友,又是中国红军伟大的战略家。与常见的领袖形象不同,“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说话平易近人。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天真有点孩子气,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是使人觉得可爱的。他确实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普通人物作者斯诺通过描写普通百姓来表达他们的情感。这些普通百姓参加革命,甘愿为红军提供粮食、担架等,甚至加入红军,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的行动表明,民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因此,“得民心者得天下”。红军精神《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重要价值,在于通过众多普通人物的眼睛展现了红军的精神面貌。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普通百姓对红军的拥护和信任,也展现了红军的精神风貌。分析与评价文学价值《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作品对中外读者 红星照耀中国深度分析与评价《红星照耀中国》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革命的纪实作品,更是一部跨越文化、国界和时代的经典之作。它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面貌。斯诺通过他的观察和记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信仰、情感和斗争。从历史角度来看,《红星照耀中国》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但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取得了胜利。这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这一过程的艰辛和不易,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繁荣。在文化层面,《红星照耀中国》展示了中国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以及叙事方式都充满了中国特色,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作品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和智慧,让我们更加自豪和自信。从社会角度来看,《红星照耀中国》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变革和革命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仰和理想,才能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光明未来。同时,作品也揭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在艺术方面,《红星照耀中国》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描写赢得了广泛赞誉。斯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观察,将人物、环境和事件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激情和斗争的年代。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使得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结论总的来说,《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的珍贵资料,还展示了中国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部作品对于我们理解历史、认识社会、感悟人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越文化、国界和时代的桥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优秀作品。在当今世界,尽管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红星照耀中国》所蕴含的核心价值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坚定的信仰、理想和人民群众的力量都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这部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加坚定地走好自己的道路。同时,《红星照耀中国》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高度尊重,只有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国际上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它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尊重。同时,这部作品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让他们能够从中国革命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各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具有持久的魅力和影响力。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文化背景下,它都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悟,让人们从中获得启示和力量。这种持久的魅力不仅源于作品本身的高超艺术手法和深刻思想内涵,更源于它所蕴含的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仰。结语综上所述,《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的珍贵资料,还展示了中国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历史和现实的视角,还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这部作品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因此,我们应该深入阅读和理解这部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