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鲍特菌PPT
百日咳鲍特菌(B.pertusis)简称百日咳杆菌,属鲍特菌属(Bordetella),本属细菌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包括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和支...
百日咳鲍特菌(B.pertusis)简称百日咳杆菌,属鲍特菌属(Bordetella),本属细菌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包括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和支气管炎杆菌。百日咳鲍特菌为主要致病菌,引起的百日咳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生物学特性百日咳鲍特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卵圆形短小杆菌,有毒力菌株有荚膜和菌毛,无鞭毛和芽胞。百日咳鲍特菌为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营养要求较高,初次分离时需用含有甘油、马铃薯、血液的B-G(Bordet- Gengou)培养基,培养2~3天后,形成细小、光滑、不透明、银灰色的珍珠状菌落,周围有不明显的狭窄溶血环。百日咳杆菌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荚膜(K)抗原。抗原结构百日咳鲍特菌常发生光滑型至粗糙型变异。光滑型指菌落光滑,形态典型,有荚膜和菌毛,毒力强的菌株为第I相;粗糙型是指菌落粗糙,失去荚膜和菌毛,无毒力为第IV相;而II相和Ⅲ相为过渡相,一般在急性期分离的细菌为Ⅰ相,一般选用Ⅰ相菌株制备菌苗。百日咳鲍特菌抵抗力弱,对干燥和一般消毒剂敏感,56℃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可致死亡,干燥尘埃中能存活3天。对多种抗生素如氨苄西林、氯霉素、红霉素敏感,但对青霉素不敏感。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百日咳鲍特菌与致病有关的物质有荚膜、菌毛、内毒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毒素包括:百日咳毒素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可成为类毒素,此毒素能引起纤毛上皮细胞的炎症和坏死腺苷酸环化酶毒素能使巨噬细胞内的cAMP增加,抑制巨噬细胞功能,抑制白细胞的趋化、吞噬及杀伤功能凝血凝素有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并与黏附上皮细胞有关(二)所致疾病百日咳鲍特菌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进入易感儿童机体后,以菌毛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致细胞坏死。抑制上皮细胞纤毛的正常运动,使纤毛麻痹。影响黏稠分泌物的排出,刺激支气管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剧烈的连续性咳嗽。百日咳潜伏期约7~14天。病程分为三期:卡他期从发病开始至出现痉咳,约1~2周。此期症状类似感冒,传染性最强痉咳期约2~5周。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特殊的高音调鸡鸣样吼声,呼吸道中大量黏稠分泌物不易排出恢复期约2~3周。痉挛性咳嗽减轻,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消失在整个病程中百日咳杆菌不侵入血流。由于病程较长,咳嗽症状为主,故名百日咳。若治疗不及时,少数病人可并发肺炎、中耳炎等。(三)免疫性百日咳病后或预防接种后,机体可产生多种抗体,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再次感染,气管黏膜局部的sIgA能阻抑百日咳杆菌黏附于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其抗感染的作用尤为重要。微生物学检查发病初期以鼻咽拭子,痉咳期用咳碟法收集标本。百日咳鲍特菌的检查以分离鉴定为主。将鼻咽拭子接种于B-G培养基上。37℃培养2~3天后,根据菌落特点进行鉴定。通过ELISA试验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可对百日咳进行早期诊断。防治原则目前常用百白破(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进行自动免疫。对出生3~5个月的婴儿进行基础免疫。在流行期,出生1个月的婴儿即可接受疫苗接种。对病人要早期发现、早隔离,隔离期为自发病起至第7周。治疗可用红霉素、氨芐西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