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名人介绍PPT
一、张国焘张国焘(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江西萍乡人,字恺荫,原名张特立,曾用名特、凯音、天师、国涛,1920年秋加入北京的中国共...
一、张国焘张国焘(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江西萍乡人,字恺荫,原名张特立,曾用名特、凯音、天师、国涛,1920年秋加入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被开除党籍)。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懋功会师后,反对中央北上的决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1937年3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受到批判。1938年4月初,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的叛徒;4月18日被开除党籍。不久加入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二、徐向前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字子敬,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徐向前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三、李先念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1992年6月21日),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李家大屋。9岁读私塾。12岁起先后在家乡和汉口学木工。1926年10月参加农民运动,任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1927年11月率领家乡农民参加黄(安)麻(城)起义,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先念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四、陈昌浩陈昌浩(1906年8月-1967年7月30日),曾用名苍木、昌浩等,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五、刘士奇刘士奇(1904—1935),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红军高级指挥员。曾任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1935年在江西广昌作战牺牲。六、傅钟傅钟(1900年6月28日—1989年7月28日),四川省叙永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任红四军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0年起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代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傅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顾问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傅钟同志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被关押、批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傅钟同志恢复了工作。傅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七、王维舟王维舟(1897年1月19日—1984年1月23日),原名王怀舟,字晓初,四川达县(今达州市达川区)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1月23日,王维舟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八、许世友许世友(1906年2月2日-1985年10月22日),原名许仕友,字汉禹。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九、徐海东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原黄陂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人。是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著名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徐海东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军队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十、吴焕先吴焕先(1907年8月26日—1935年8月26日),河南新县人。早年入湖北麻城县立高等小学读书,后回乡务农。1927年11月,参加黄(安)麻(城)起义,1928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第25军74师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等职。吴焕先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红军高级指挥员。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的创建、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是川陕苏区的一些著名人物介绍,他们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