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PPT
战争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
战争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扩张军备、发动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朝鲜半岛,进而为侵略中国作准备。而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政治腐败,统治者对于日本的认识不足,同时清政府的军队装备落后,导致在战争中连连失利。战争经过1. 丰岛海战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七年),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司令官伊东祐亨中将击伤“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之后日本陆军又在朝鲜牙山登陆,突袭清朝陆军驻地牙山大营,清朝陆军大败,总兵聂士成受伤,日军随后在朝鲜半岛肆意烧杀抢掠。2. 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1894年9月15日,日军在平壤发动总攻,清军败退,日军追击至中朝边境。在黄海大东沟海域,北洋水师与日军舰队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壮烈殉国,北洋水师损失5艘战舰,日本海军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水师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3. 辽东战役黄海海战后,日军迅速侵占辽东半岛,并在花园口登陆,占领金州、大连。4. 威海卫战役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在威海,清军将领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困守刘公岛,广大士兵仍然积极抵抗。在日军海陆围攻下,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丁汝昌拒绝投降,于1895年2月11日自杀殉国。刘步蟾等将领也自杀殉国。2月12日,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战争影响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总结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落后。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陷入了更加深重的危机之中。然而,这场战争也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开始反思自身的不足,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