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介绍PPT
佤族概况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没有通用的文字,人们多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佤族主要分...
佤族概况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没有通用的文字,人们多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也有数百人聚居,是18世纪从云南迁去的。此外,西双版纳、思茅、昆明、景东、澜沧、瑞丽等地也有少量分布。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历史佤族源于古代的“百濮”族群,与布朗族、德昂族同源于古代濮人,与克木人、仡佬人、基诺人、景颇族等也有密切关系。佤族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世纪,佤族地区已属中国版图。唐宋时期,佤族先民已居住在澜沧江以西地区,被称为“望苴子”或“望外喻”,属茫蛮部的一部分。元明时期,佤族地区先后属镇康路、孟定府、木连路、孟琏长官司、孟定长官司等。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佤族地区先后属镇康州、孟定厅(后改县)、耿马宣抚司、双江县等。文化佤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用刻木、结绳记事。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由于与汉族、傣族交往密切,佤族群众一般都兼通汉语、傣语,有的还兼通景颇语、拉祜语和缅甸语。佤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主要有“司岗里”(寨神)、“莫伟”(山神)、“莫耶”(水神)等。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如太阳、月亮、星星、山、水、火、风、雨、雷、电等。佤族民间文学丰富,有神话、传说、故事、叙事长诗、谚语、谜语等。叙事长诗《司岗里》是佤族人民口头创作的一部古老史诗,流传于沧源、西盟等地,内容叙述佤族人民对开天辟地、万物起源、人类诞生、民族迁徙、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理解和想象。佤族音乐、舞蹈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粗犷、豪放、原始、古朴的风格。民间乐器有竹筒琴、三弦、木鼓、象脚鼓、铓、镲等。民间舞蹈有“甩发舞”、“舂米舞”、“蜂桶鼓舞”、“木鼓舞”等。佤族妇女服饰因地而异。西盟佤族妇女上着黑色无领大襟短衣,下着宽筒长裙,裙边织有红色或黑色条纹,头发披肩,用红头绳扎住,喜欢佩戴银制耳环、项圈、手镯等首饰。沧源佤族妇女上穿黑色或红色大襟无领短衣,下着黑色或红色筒裙,裙边用红、黑、白三色小横条装饰,头发挽髻于脑后,佩戴银簪、银梳、大耳环等首饰。男子服饰各地差别不大,一般都喜欢上身穿无领大襟黑色或浅色短衣,下着黑色或浅色宽筒长裤,头缠黑色或白色头巾,有的地区男子还喜欢在胸前佩挂“坎肩”和“护胸布”。佤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辅以荞麦、薯类等杂粮。蔬菜有青菜、萝卜、瓜类、豆类、竹笋、野葱等。肉类有猪、牛、鸡、鱼等。喜欢饮用烧茶、烤茶,酒是待客佳品,有用大米酿制的“水酒”和用玉米酿制的“烧酒”。佤族多居土木结构楼房,住房分正屋和附屋两部分。正屋居中,附屋分列两旁,正屋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居住下层关养牲畜和堆放农具杂物。正屋中间为堂屋,是饮食、议事和祭祀的地方,堂屋左右两侧各设一火塘,用以取暖、烤食和照明。附屋主要用作仓库和厨房。佤族建房时,要先看好日子,准备好木料、竹子、茅草等建材,然后杀一头牛祭“司岗里”,祈求建房顺利和家族平安。建房期间,全寨停止劳动,共同帮助建房户盖房。新房落成时,再举行隆重的进新房仪式,全寨欢聚一堂,唱歌跳舞,庆贺新房落成。习俗佤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恋爱自由,但缔结婚姻时须经父母同意,流行抢婚和从妻居的习俗。结婚仪式简单,一般只须双方父母和媒人在场,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杀鸡、喝酒,表示永结同心。婚后,新娘要住在夫家三四年,然后才能携子女回娘家居住,直至丈夫去世后才能返回夫家。佤族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十分重视丧葬仪式。老人去世前,儿女要守护在旁,聆听遗嘱,送终时要杀猪祭祀“司岗里”。人死后要举行停尸、报丧、祭鬼、出殡等仪式。停尸期间,要请巫师念经超度亡灵,还要杀猪祭鬼。出殡时,要由巫师牵一头牛在前面引路,送葬队伍紧随其后,将死者葬入公共墓地。佤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新米节”、“拉木鼓节”、“火把节”等。其中,“新米节”是佤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八月间举行,届时要杀鸡宰牛,舂新米,祭“司岗里”,祈求丰收和幸福。“拉木鼓节”是佤族为祭祀、娱乐而举行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十二月至次年一月间举行,届时人们要杀牛祭“司岗里”,制作木鼓,欢聚一堂,跳木鼓舞,庆祝丰收和幸福。“火把节”是佤族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举行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人们要点燃火把,举行篝火晚会,唱歌跳舞,欢庆佳节。结语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他们生活在云南的西南部以及缅甸的佤邦等地。佤族人民勤劳勇敢、淳朴善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佤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佤族人民一定会在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