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PPT
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城南50公里处的312国道旁,距民乐县城25公里。该馆是为了纪念国际友人、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培黎学校工作生活...
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城南50公里处的312国道旁,距民乐县城25公里。该馆是为了纪念国际友人、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培黎学校工作生活期间对中国人民所做出的贡献而建立的,1987年7月落成并对公众开放。1997年,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1日,入选首批30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公示名单。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历史沿革建国前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1987年12月27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人,1927年来到中国。1937年,艾黎与工业合作协会(即工合)负责人宋庆龄、胡厥文等一同来到山丹,创办培黎工艺学校。1939年,培黎工艺学校由山丹迁往兰州,改名为培黎石油学校。1942年,培黎石油学校部分师生到张掖办学,1943年学校又迁回山丹,仍用培黎工艺学校校名。艾黎在山丹办学长达十年之久,期间他艰苦创业,勤俭办学,为学校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艾黎离开中国去新西兰,但一直关心培黎学校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培黎工艺学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58年改名为培黎机械学校,1962年改名为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现为张掖市培黎中等专业学校。为缅怀路易·艾黎的丰功伟绩,1987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山丹县原培黎学校校址上建立了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建国后1987年7月,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落成并对公众开放。1997年,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6月,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1日,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入选首批30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公示名单。2016年9月,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8年11月24日,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建筑布局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由陈列馆、艾黎故居、工业学校旧址、国际儿童村、艾黎与何克陵园五个部分组成。陈列馆陈列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分三个展厅,陈列展出的照片、实物等展品近400件,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路易·艾黎的生平事迹,重点反映了路易·艾黎在山丹办学十年期间,与山丹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所结下的深厚情谊,以及培黎学校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的重要贡献。艾黎故居艾黎故居是培黎学校时期路易·艾黎和夫人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为土木结构四合院,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屋内陈列着艾黎当年使用过的部分生活用品及著作。工业学校旧址工业学校旧址为培黎学校早期校舍,是工合在甘肃办的第一所学校——甘肃工合职业补习学校的旧址,也是路易·艾黎和夫人初来山丹时的住处。旧址现存教室两座8间,为土木结构平房,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国际儿童村国际儿童村是路易·艾黎生前遗愿而兴建的,1989年9月建成,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有房屋40间,可容纳20名儿童生活、学习。艾黎与何克陵园艾黎与何克陵园是为纪念路易·艾黎及其夫人、培黎学校首任校长何克而建立的,位于纪念馆馆区东侧。1987年建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由墓台、墓碑、雕塑、纪念亭、纪念室五部分组成。墓台高3米,长12米,宽8米,全部用青石铺砌。墓台中央矗立着一座高2.5米、重3吨的汉白玉雕塑,路易·艾黎与何克并肩站立,形象生动逼真。雕塑后面是墓碑,碑高2.2米,宽0.8米,厚0.3米,上面镌刻着甘肃省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墓台东西两侧为纪念亭,亭内陈列着中国领导人及何新、胡厥文、雷洁琼等老同志的题词。纪念室位于墓台南侧,室内陈列着反映路易·艾黎生平事迹的图片、照片及部分遗物。人物纪念艾黎与何克陵园艾黎与何克陵园是路易·艾黎和何克的安息之地。这座陵园是为了纪念路易·艾黎及其夫人、培黎学校首任校长何克而建立的。它位于纪念馆的东侧,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由墓台、墓碑、雕塑、纪念亭和纪念室五部分组成。墓台高3米,长12米,宽8米,全部用青石铺砌,显得庄重而肃穆。在墓台中央,矗立着一座高2.5米、重3吨的汉白玉雕塑。这座雕塑展示了路易·艾黎与何克并肩站立的形象,他们的面容生动逼真,仿佛正在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故事。雕塑后面是墓碑,碑高2.2米,宽0.8米,厚0.3米,上面镌刻着甘肃省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简洁而深情地概括了路易·艾黎和何克的一生。墓台的东西两侧是纪念亭,亭内陈列着中国领导人及何新、胡厥文、雷洁琼等老同志的题词。这些题词不仅是对路易·艾黎和何克的缅怀,也是对他们伟大精神的赞扬。纪念室位于墓台南侧,室内陈列着反映路易·艾黎生平事迹的图片、照片及部分遗物,让参观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其他纪念活动除了艾黎与何克陵园,山丹县还开展了其他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路易·艾黎的丰功伟绩。例如,定期举办路易·艾黎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路易·艾黎的思想和精神。此外,还开展路易·艾黎主题的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事迹和精神。这些纪念活动不仅是对路易·艾黎的缅怀,更是对他伟大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路易·艾黎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弘扬国际主义精神。总结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场所。它不仅见证了路易·艾黎在中国山丹的十年办学经历,也展示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卓越贡献。通过参观纪念馆,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路易·艾黎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弘扬国际主义精神。同时,纪念馆也是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目的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学术研究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多年来,纪念馆与国内外众多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路易·艾黎及其在中国的影响的学术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挖掘了路易·艾黎的历史价值,也为中国与新西兰乃至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教育功能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接待大量学生团体前来参观学习。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展览内容,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路易·艾黎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纪念馆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主题讲座、研讨会等,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文化交流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也是中国与新西兰乃至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纪念馆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展示中国和新西兰的文化魅力。此外,纪念馆还积极与新西兰相关机构合作,推动两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未来,纪念馆将继续加强学术研究、教育功能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同时积极创新展览形式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为更多游客提供优质的参观体验。同时,纪念馆还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推动路易·艾黎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为国际友谊和文化交流贡献更多的力量。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场所。它不仅见证了路易·艾黎在中国山丹的辉煌历程,也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国际友谊的深厚情感。未来,纪念馆将继续发挥其在学术研究、教育功能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传承和发扬路易·艾黎精神、促进国际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公共服务与设施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游客参观体验。纪念馆设有宽敞的停车场,方便游客自驾前来参观;同时,纪念馆内还设有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咨询、导览、纪念品销售等一站式服务。此外,为了方便游客参观,纪念馆还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等,确保每位游客都能安心、舒适地参观。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为了更好地传播路易·艾黎的精神和事迹,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积极推进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纪念馆官方网站提供了详细的展览信息、历史背景介绍以及学术研究成果等内容,方便游客提前了解并规划参观行程。此外,纪念馆还开设了线上虚拟展厅,通过三维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和展品,让游客能够在线上就能深入体验路易·艾黎的传奇人生。社区参与与共建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非常重视与当地社区的参与和共建。纪念馆定期组织志愿者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参与展览布置、讲解服务等工作,让他们成为传承路易·艾黎精神的重要力量。此外,纪念馆还与周边学校、社区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路易·艾黎的事迹和精神。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也积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纪念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如安装节能灯具、推广电子票务等。同时,纪念馆还注重绿化工作,园区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参观环境。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路易艾黎山丹纪念馆已经成为了一个集学术研究、教育功能、文化交流、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场所。未来,纪念馆将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发扬路易·艾黎的精神,为增进国际友谊、促进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纪念馆也将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参观体验。